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一米高度看城市” “藏青蓝”精准滴灌“祖国花朵”
来源: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斐 通讯员 汪佳影 阅读量:10000 2024-07-17 17:23:31

 “一米高度”视角能看到什么?

   当我们俯下身子,体验“1米高度”看城市时,一切变得不同,而这些不同关乎未来。

   2023年,合肥市成功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正不断融入发展全过程、全领域。

   俯下身子将城市的美好与善意化作“阳光雨露”,精准滴灌“祖国花朵”,这一切离不开平安相伴,更离不开“藏青蓝”的陪伴。

“五方联动、 五方同责”打出防欺凌“组合拳”

   什么是儿童友好?简言之,是为了保障和实现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适宜的政策、空间、环境和服务。

儿童成长,校园安全首当其冲。

面对校园欺凌类警情,传统的处置方式是接警、派单、处警、办结。如今,在省城合肥,治安部门定期梳理分析涉及校园师生的敏感案(事)件和涉及校园周边的黄赌、管制物品警情,通过后台统计分析检查后,有针对性地下发核查指令并跟踪处置情况,定期回访当事人学校及家长,以此提升公安机关对校园欺凌类案件的感知能力、驾驭能力、治理能力。

这一切的变化,从一套方案的论证过程说起。

今年2月26日,合肥市印发《合肥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建设具有合肥特色的“5+2”儿童友好体系(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以及生育养育友好、科技创新友好),打造特色鲜明的儿童友好城市品牌。

在这方案论证过程中,合肥市公安局曾提请市委市政府将未成年人保护和校园安全作为创建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的重要内容,全方位推进防欺凌工作。

    “治安支队先后就校园安全问题提交3篇专题报告,提请市委市政府专题调度校园安全2次。” 谈及为什么会锲而不舍地坚持,合肥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李俊翔告诉记者,单看校园欺凌只是个别施暴者的问题,但旁观者、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安治安部门要做的,不仅仅是解决一起案事件,更是要改善整体生态环境。

    正因此,合肥公安主导建立中小学生欺凌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属地街镇、学校、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五方联动、 五方同责”的机制,找准校园安全治理的“突破口”,打出防欺凌“组合拳”。

一组数据看出变化。据统计,2023年,合肥市校园欺凌警情同比下降 37.14%,校园及周边发案率连续 9 年下降,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持续向好。

“一键报警按钮”为校园安全加把“放心锁”

合肥市是科教名城,校园基数大、学生数量多,如何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进校园安全治理、防范安全风险的有力抓手?这里有独树一帜的办法。 

早上7时30分,“红马甲”一如既往地出现在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附近,守候孩子们的上学路。

庐阳区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全区有中小学、幼儿园共200所,在校学生达11万余人。“红马甲”是学校自发组织起来的家长护卫队,像这样的“守护队”每天上学点都准时出现在庐阳区各个幼儿园及中小学校附近。

除了家长志愿护卫,围绕保安全、保畅通主线,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积极探索公安融入社会治理新路径,建立以“技术引领、源头管控、群防群治、应急处置”为架构的“四网合围”护校安园机制,校园安防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放眼全市。近年来,合肥公安机关以智慧平安校园建设为切入点,依托要素管控中心创新搭建“护校安园”防欺凌大数据模型,全量收集研判涉校警情。同时,推动学校将校园App一键拨号功能设置为保卫处、辖区派出所和法治副校长电话,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将校园App与学校门禁系统互联,实时掌握学生外出动态,及时跟进消除隐患。

“考虑到孩子的身高和活动范围,我们在重点学校的厕所、操场、学校门口及楼道等地点设置了‘一键报警按钮’,学生只要按下,报警器就会立刻报警,随即校园管理人员可在后台实时收到报警信息和报警位置,以便远程语音制止后赶到现场。”合肥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社会联动大队副大队长付晓宇介绍,这样既可以方便学生第一时间求助,也可以起到震慑作用。

“彩色斑马线”守护儿童出行安全

夏日的合肥阳光明媚,在经开区合肥市朝霞小学附近,马路正中央处一条“彩色斑马线”格外亮眼。到了放学时间,在这条“彩色斑马线”上,学生们列队通过,各类车辆自动避让。

过去一到放学点,这条道路上接送学生的机动车、电动自行车扎堆混行,学生们上下学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学生交通安全难题,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规划设计出这样一道“彩色斑马线”,来往车辆远远就能观察到,相当于给孩子争取了特殊时段的专属路权。

在合肥,儿童出行正变得更安全、更温馨。

    ——合肥交警全量分析市区460所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形势,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部署,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根据交通流量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勤务安排,强化疏堵保畅和应急处置,全力保安全、保畅通;通过优化学生过街设施、改建分时停车泊位、规范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的方式,有效缓解校园门前上、下学时段交通压力。

——严格审批校车通行线路、校车牌照及校车驾驶员资格,坚决杜绝不合格的车辆和不符合条件的驾驶员从事校车业务。去年底,合肥交警依托合肥市校车动态监管平台,对全市1064辆校车及其驾驶人开展了交通安全大检查,同时对157条校车路线逐条勘察,确保校车车辆、线路、驾驶员符合安全管理要求。

——按照“全部覆盖、不漏一处”的工作要求,合肥交警对全市1573所幼儿园,441所小学、216所初中、99所普通高中、48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开展“地毯式”排查,共排查设施缺失、标线模糊等问题287处,全部登记造册并由辖区大队对接属地政府,要求相关主管部门予以整改完善。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阳光下,校园内外,微风轻抚,孩子们笑声朗朗,歌声嘹亮。


                     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斐 通讯员 汪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