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老骥伏枥 只为当好国家文物的守护者
来源:薛程 潘静 阅读量:10000 2024-05-31 11:59:05

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安徽淮南“考古中国”发布,武王墩墓考古新进展。5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现场直播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吸引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这座沉睡千年的战国古墓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镇徐洼村,是迄今为止经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


自2020年武王墩考古发掘被列入“考古中国”课题重点项目后,淮南市公安局山南新区分局便将武王墩墓及周边区域纳入分局重点安保对象。2024年1月初,在接到武王墩一号墓进入考古发掘关键阶段即将出土文物的通知后,山南新区公安分局第一时间制定了安保工作方案,多方协调抽调专业警力组建安保队伍,全力守护国家文物安全。


自告奋勇,已经56岁的他成为勇挑重担的“领头羊”

大型墓葬的考古发掘,安保工作将面临全天候、长时段、高强度的巨大压力,选择一个政治可靠、经验丰富、工作细致的安保工作负责人,搭建起安保工作组织架构并迅速形成战斗力,成为摆在山南新区公安分局党委面前的一项重要议题。

就在这时,已经56岁的山南新区分局治安管理大队教导员李延强主动请缨站了出来。“组织的需要,就是我个人的选择。我有信心能够当好这个守护者!”李延强同志向分局党委郑重表态。

为圆满完成好组织交给他的安保重任,李延强同志连天加夜地查阅了关于武王墩墓的历史资料以及全国各地关于考古发掘的安保措施,结合对辖区实际的了解,为分局制定的安保工作方案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认真负责,从警33年的他成为执勤点的“大管家”

来到武王墩执勤点后,李延强同志便立即对安保区域规划及安保配套设施进行了细致的调研。

李延强积极和上级各部门沟通协调,短短两天时间,建成了武王墩墓执勤点的第一个警务室,在入驻的第五天,第二个可移动警务室也顺利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在日常工作中,李延强积极和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沟通对接,不断优化安保点位布控和巡逻点位布局,为有力有效开展好安保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李延强带领安保人员全天候、常态化开展徒步巡逻和视频巡查,日均巡逻步数超过30000步,辛勤的汗水保障了考古发掘的顺利有序进行。


以身作则,24年党龄的他成为国家文物的“守护者”

作为武王墩墓安保点的负责人,李延强成为了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值班最多、步数最高、操心最大的那个人。

每天早上的点评部署会,他都会针对前一日出现的小问题“揪住不放”、认真复盘,对新一天的安保工作细致部署。在完成巡逻工作之后,李延强总是一遍遍检查安保区内所有的监控点位、安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每天不检查一遍,总是觉得不放心,连睡觉都不踏实。里面的文物都很珍贵,一定要把它们守护好。”

5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现场直播武王墩考古发掘,为了保障直播工作顺利开展,李延强等人提前几周便开始谋划部署安保工作。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就在直播前一天,李延强突发高烧近40度,头疼欲裂。身边的同事都劝他休息一下,他却拒绝了。“直播马上就要开始了,正是安保压力最大的时候,只要我还能站在这里,就一刻都不会松懈”。就这样,李延强强忍着不适,一直坚持到直播工作结束,才前往医院挂水治疗。


从1月至今,李延强已经带领20余名民警、辅警不分昼夜在武王墩墓考古挖掘安保岗位上奋战了百余天,在保障国家文物安全的战线上履职尽责,全心全意当好国家文物的守护者。(薛程 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