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斐 通讯员 王可海)“老毕,卖茶叶的钱不要久放家中,遇到不明的电话,不要信。有啥不明白的,记得来找我。”4月26日,舒城县公安局驻晓天镇舒兴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民警俞斌、胡雪松来到村民毕秀存家走访,刚进门就连忙嘱咐起来。
今年已经74岁的毕秀存,子女不在身边,平时就夫妻俩在家,因患有高血压,出不了远门,民警经常来家里帮助其销售茶叶、茶油,一来二往,彼此非常熟悉。晓天镇舒兴村位于大别山麓,距集镇有17公里的盘山公路,甚是陡峭。自2021年6月以来,董庆国、俞斌、胡雪松作为舒城县公安局第八批乡村振兴队员进驻舒兴村,吃住在村里,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俗话说,靠山吃山。茶叶、茶油等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可到了丰收季,销路问题成为了村民的“头等大事”。为解决销路,民警充分利用自己人熟的优势,帮助促销,着力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在村里,每天安排得满满的,我们不仅是法律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森林防火检查员、夜间巡逻守护员及平安守望联盟的骨干,走访时还不忘挨家挨户了解农副产品销售情况,尽力发动各方资源,帮忙解决群众各种难题。”俞斌说,他和胡雪松每周5天4晚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日子过得特别充实。
舒兴村的帮扶工作只是舒城县公安局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一个缩影。为了助力乡村振兴,舒城县公安局共派出6名民警参加第八批工作队,分赴舒城县晓天镇舒兴村、查湾村和张母桥镇长冲村。
作为乡村振兴参与者、建设者,民警将警帽换草帽,吃住在村里,与群众生活在一起,在为民致富上想点子,把关心关爱送到他们身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情。同时,他们不断夯实农村警务,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活动,引导群众参与村居建设、自治思路, 为乡村振兴画卷添了一抹新的“警”色。
“自驻村工作后,我喜欢这儿的一草一木,还有山乡安静和村民的质朴。今后,我们将立足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搞好增收,与大家一起把山区建设得更好!”舒城县公安局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胡雪松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