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
很久没到马鞍山了。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参加在马鞍山举办的第十一届“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再一次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心情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虽然用兴奋这个词有点不好意思,但事实真是如此。
马鞍山,吴楚交汇交融之地,自古经济富庶、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诗仙李白就曾七次游历至此,留下了《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横江词》等著名诗篇。南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大宋变法宰相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还有刘禹锡的《陋室铭》、李之仪的《卜算子》等也都诞生于这里。正因如此,马鞍山被誉为“山水之城”“诗歌之城”“人文之城”。
下榻的酒店高50层,仿佛一只展翅的雄鹰,高傲而英武。酒店门前“深化全民阅读 打造书香安徽”彩旗迎风招展,平添了几分节日的愉悦。最走心的要数酒店的书香气息。在酒店电梯口桌子上,除了电话、卫生纸等物品,还整齐地摆着一撂书。我问服务员书是不是今天摆的,回答说不是,一直有,给客人看的,喜欢也可以带走。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我从中取出一本名为《诗文中的马鞍山》,是由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编,书不厚,一百四十几页,书中收录了严歌苓、余秋雨等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散文、诗歌三十多篇,随手读了几篇,便爱不释手。房间里,还放有一本名为《课本里的马鞍山》,显然这也是酒店的“配套软件”。晚饭后,正好下着小雨,于是待在房间里,借着雨声,在和作家学者们“对话”中进入了马鞍山的梦乡。
趁着早起,一头扎进酒店对面的雨山湖公园。跑了约百十步,来到了公园南大门广场。绕广场一周,发现广场几十根灯柱镶嵌着当地书画家的书画作品,看得出这又是一种书香氛围的极好营造。瞧,那一抱抱不过来的大树,那数也数不过来的奇花异草,可谓花繁树茂、曲径通幽、清香扑鼻、美不胜收,那濒水而建的“三影楼”、曲艺廊,那一看名字就知道好的勿染亭、不厌亭、淡悠亭,那匠心独运的各式雕塑,有的立于湖边、有的依于树下、有的隐于花丛、有的浑于自然、有的占据地势、有的翘首遥望、有的舐犊情深,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有人说,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彰显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第十一届“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歌曲《唱得绿海泛金波》和配乐诗朗诵《马鞍山,在一册鎏金时代的颂歌里写下幸福与祥和》拉开序幕。活动宣传片、歌舞《诗的城》、经典诵读展演相继登场,市人民广场上,来自全省各大出版社、马鞍山市有关单位在现场设置了展台,推出了诸多文化惠民活动,人们选书、购书,询问着、交流着,现场成了书的海洋。我也从众多书籍中挑选了一些,如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的《人间节气》《我看唐诗多繁华》,还有几本字帖,以此作为参加本届读书节的纪念。
回程路上,举目眺望美丽的长江和长江上这座美丽的城市,心中不禁陡升几分不舍和满足。不舍的是,因为时间太短,没有来得及把她好好阅读好好欣赏。满足的是,虽然这一天一夜只读了一本书,但收获多多、感悟多多,因为我从酒店的高品质服务中、从上午读书节生动的场景里、从大美长江奔腾的浪花里,我读懂了马鞍山的丰裕富饶,读到了这座悠久历史文化名城展现出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