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淮南市潘集区司法局以农民工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为导向,四举措助力化解农民工“烦薪事”。截至4月中旬,共受理民工讨薪案件128件,解答农民工讨薪案件法律咨询约500多人。
广泛宣传,提高维权意识。组织人员深入到乡镇、街道、社区及辖区企业中,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专项维权宣传活动,为农民工普及法律援助民生实事政策及法律援助中心针对农民工群体推出的便民举措;援助律师现身说法,讲解欠薪、工伤等与农民工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从专业角度为农民工“答疑解惑”。力求做到法律服务“面对面”,法律援助“心贴心”。通过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
开辟通道,畅通维权渠道。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免于经济状况审查,实行“优先接待、优先解答、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五优先”服务;对农民工群体部分申请材料不全等情形的案件,实行“容缺受理”,打通农民工依法维权“快车道”;对于无法取得或一时尚未取得所需证据材料的案件,有针对性指引走非诉讼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工的法律援助需求。
创新模式,提供援调服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援调结合”工作模式。按照“调解优先、能调不诉、调援结合”工作思路,积极发挥乡镇(街道)法援助工作站、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前沿优势,提供“援调”一站式服务,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争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强化协作,拓展多元服务。针对农民工讨薪案件,特别是涉及主体较多的农民工讨薪案件,主动与信访、劳动保障、检察、法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完善信息互通、共同分析维权最优方案,帮助农民工充分运用调解、监察、仲裁、民事支持起诉等多元化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工权益。(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