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泾县民政局主办的泾县第五届公益创投活动圆满落幕,8个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类项目共开展各类活动80余场次,累计服务近5000人次,一连串的数据背后,是一座城市不断上升的公益热情。
自2019年起,泾县已连续开展五届公益创投活动,累计投入资金86万元,聚焦扶老济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等领域,培育扶持公益性社会组织,有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长优势,在创新社会治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需求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微光成炬点亮了泾县的公益力量。
多元服务,覆盖不同群体需求
文艺汇演、健康讲座、户外宣传……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已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一道别样风景。
“这场智能手机的培训活动办得真是太好了,市场买菜微信扫描支付,手机银行功能使用大大方便了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居民王大爷高兴地说道,得益于第五届公益创投项目——“睦邻互助,悦享夕阳”项目的支持,通过“送戏下乡”等一系列为老服务活动的开展,让社区的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样的热烈景象,也在“‘益童成长’留守困难儿童成长营”项目中时刻上演着,紧扣“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主题,社工积极组织志愿者开设绘画小课堂,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孩子们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公益行动温润留守儿童的心灵。近年来,随着公益创投的深入开展,为助力解决“一老一小”等民生难题,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归纳整理项目“需求清单”,多层次落实“服务清单”,在服务弱势群体上不断发力,拓宽帮扶思路,以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温暖。
凝聚合力,推动多方协同共治
每天傍晚,在社区的广场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伴随着音乐旋转起红色的裙摆,翻动着的褶皱像是一簇簇攒动的火苗,绽放着活力与热情。然而摇身一变,褪下舞裙的她们穿上志愿者马甲,精神矍铄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就是泾川镇社工站项目中培育的“百园社区舞蹈队”。“我们以群众多元化的需求为导向,协助社区开展文化娱乐、邻里互助、文明创建等活动,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逐步实现社区居民从“服务受众”到“服务参与”再到“服务提供”的转变。”社工站项目负责人表示,在社工站项目服务中,全体社工扎根基层一线,重点围绕民政救助群体和社区治理方向,充分发挥“五社联动”合力作用,积极孵化培育志愿服务团队,吸纳公益慈善资源,实现服务力量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政策落实、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精准化和精细化社会工作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以“小站点”推动“大服务”,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米”。
“两大服务”,助力项目提质增效
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全过程督导和监管服务,为公益创投项目实施保驾护航。本届公益创投项目历经初审、优化、评选、立项等多个环节,推动各项目“落地发芽”。“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专业服务技巧如何运用”“档案资料怎样归纳整理”“项目服务成效总结提炼”等一系列问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层出不穷,通过阶段性组织“高校专家+实务骨干”开展一对一督导和赋能培训,以“实务经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在规范管理、培育发展、能力提升、作用发挥4个方面,助力本土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促进公益创投项目目标达成和服务品牌打造,让社会组织的“金点子”有效转化为助推基层治理实践的“金钥匙”。
“泾县公益创投从最开始的摸寻探索,到现在提出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每一年我们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叠加创新,期待运用全新的服务载体和专业化的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泾县民政局负责人介绍道,下一步,泾县民政局将继续深化公益创投活动,盘活多元力量,不断丰富公益创投的外延和内涵,为泾县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聚合力、增动力、激活力、提效力,积极打造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公益服务品牌,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力。(刘克珍 黄雨琪 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