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山市黄山区检察院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中,结合检察信访工作特点,创新推行“善待、善谋、善断、善言、善察,守善、劝善、修善、扬善、至善”的“至善”工作法,不断深化信访诉源治理、探究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止于“至善”。
用活“至善”工作室,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为不断优化接访场所建设,该院精心打造“至善”工作室并投入使用,充分发挥“群众点名,领导接访”工作机制,结合检察长接待日制度,院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24批36人次。同时不断延伸接访职能,一方面将接访工作作为发现司法救助、民营企业保护、开展公益诉讼等检察工作线索的哨口,主动深挖隐性问题,从信访矛盾中发现司法办案、社会治理问题,抓源治本。另一方面把普法宣传融入接访工作全过程,实现从“被动处理”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在化解矛盾中宣传法律知识,在宣讲法律中推动问题解决。
用实多元化听证,让矛盾纠纷化解止于“至善”。始终坚持将“至善”的理念深入到检察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将化解矛盾纠纷落实到具体办案的各个环节,以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解开群众“心结”。充分发挥检察听证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诉源治理、提升办案质效等方面的作用,坚持“应听证尽听证”。充分运用直播听证、上门听证、简易听证等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参与案件,为双方当事人搭建沟通平台,让双方合理表达诉求。承办检察官通过把法理讲清、把事理讲明、把情理讲透,耐心细致地为当事人答疑解惑,用可感可触可信的方式解“法结”更解“心结”。
用好司法救助,让隐患苗头消除在萌芽。牢固树立“矛盾化解一盘棋”的工作理念,将司法办案与司法救助深度融合,以司法救助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突破口和抓手,对于案件办理过程中符合条件的被救助人,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并充分运用“府检联动”机制,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动配合,根据受助对象的实际情况,从社会救助、办理低保、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给予救助帮扶,变“单纯经济救助”为“多元综合帮扶”,依法保障刑事案件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积极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把矛盾化解于细微,将隐患消除在萌芽。(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