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休宁检察 守护“山水齐云”的“检察密码”
来源:安徽法治报 阅读量:10000 2024-04-10 15:04:03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办理一案,修复一片”的司法理念,近年来,休宁县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职能,探索“专业化法律监督+社会化综合治理+恢复性司法实践”三位一体综合监督模式,积极开展多样化生态保护活动,深化“山水齐云”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品牌内涵外延,以检察之力守护绿美休宁。

能动履职,实行“立体式”司法保护。充分发挥“刑事+公益”职能作用,一体化办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刑事及公益诉讼案件。设立“新安源生态检察官联络室”,收到群众举报1条,与当地乡镇专题座谈2次,开展“八仙桌上话检察”普法宣传活动13场,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助推新安江源头生态保护。深化落实“公益诉讼检察+12345热线”协作机制,对可能涉及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线索及时研判处理,去年以来受理有价值线索17条,立公益诉讼案件8件,推动群众诉求得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将民生“堵点”变成惠民“通道”。

凝聚合力,践行“恢复性”生态理念。在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与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签订《关于协同推进林长制、河长制工作的意见》等多项机制,畅通信息共享和线索移送渠道,打好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组合拳”。积极探索“公益+碳汇”新模式,在休宁县西田国有林场设立黄山市首个检察公益固碳基地,联合县法院、林业局会签协作机制,推动建立多元化修复体系。近三年来,促成恢复基本农田、林地60余亩,督促清理固体废物、生活垃圾80余吨,增殖放流100余万尾。

精准监督,推动“诉源式”社会治理。深化以案促治,通过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抓前端、治未病”,推动安徽省皖南国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建立完善野生动物救护机制和执法管理。聚焦群众焦点问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河道专项整治,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均已整改并书面反馈。对外来入侵物种问题主动摸排线索、开展诉前磋商,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全面整改,督促清理“加拿大一枝黄花”600余亩。去年以来,向行政机关制发生态环境保护类诉前检察建议25件,均被采纳,实现以检察公益诉讼促进社会之治。(胡叶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