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学雷锋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人民服务是贯穿于雷锋一生中最明亮的旋律,也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这也正是淮北市烈山区法律援助中心践行“司法行政为民”宗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烈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将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法治烈山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持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营造烈山区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优化法律援助服务供给。以精准、便民、优质为目标,努力构建“纵到底、横到边”覆盖全区的法律援助维权网络。目前,烈山区共设立区级法律援助服务平台1个,乡镇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站5个,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63个;联合相关单位、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4个,形成了从区级到乡(镇)到村(社区),自上而下、上下贯通的三级法律援助维权网络体系。
拓展便民惠民服务渠道。从优化工作流程入手,力求做到环节最简、要件最少、时限最短,以法律援助窗口为抓手,实现法律援助受理、审批、指派“一站式”服务。从方便援助服务对象入手,对涉及农民工工伤、农民工讨薪等内容的法律援助案件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对象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对距法定时效或期限届满不足七日、需要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可以先行受理,及时补办手续,既方便了援助对象,又最大限度地节省了时间,实现了高效援助“零障碍”。
着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深入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等系列活动,宣传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援助律师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及员工座谈交流,全面了解企业对当前营商环境的感受和看法,充分听取企业在法律服务上的需求和困境,并为企业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孙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