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傅艺蒙)三月沐春风,普法正当时。近日,合肥市律师协会广泛征集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并邀请律师解析案件背后的法律关系,借此提醒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保持警惕、理性消费,敢于维权、善于维权。
直播间购买“翡翠原石”
货不对板惊觉被套路
2020年4月,刘女士进入某珠宝公司直播间,主播正在推销翡翠原石,声称均产自缅甸,有巨大升值空间和投资价值,承诺消费者下订单付款后,可直接将原石留在店里代卖,保证快则一个月卖出,多等两三个月可卖出10倍价格,销售所得全部归消费者。
刘女士心动不已,在接下来一个月时间里,共在该直播间购买21块翡翠原石,支付货款151500元,原石均留在公司代卖。下单几个月后,刘女士多次催促,商家代卖原石的承诺始终未能兑现。鉴于此,刘女士要求解除合同。经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调解不成,刘女士委托北京尚公(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马茂磊律师诉至法院,一审法院不予支持原告诉请,驳回诉讼请求。刘女士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
2022年7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同意刘女士解除合同,判决涉事公司十日内返回货款并赔偿相应损失。目前,已执行到位。
马茂磊律师在此提醒,近两年,直播带货非常火热,很多人涌入直播间买东西。但是,直播里的东西没法亲眼看到、加以鉴别,就让某些不良商家有机可乘,再加上某些主播存在夸大品质、承诺代卖等情形,对消费者的交易产生误导,最终导致消费者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在此情况下,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要求商家退还货款并赔偿损失。
置业公司不办证
一纸诉状解难题
叶先生于2021年9月与安徽某置业有限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其开发的合肥市滨湖区房屋,合同总金额为85万元,同时支付房屋抵押登记手续费550元。
置业公司在2023年1月将房屋交付给叶先生使用,并于当日收取叶先生办理产权证书费用38055元。交付房屋后,叶先生一直催促置业公司办理房产证书,但置业公司以各种理由进行推脱,迟迟不予办理。后协商调解无果,叶先生委托北京隆安(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湛秋起诉至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
诉讼过程中,置业公司为叶先生办理了不动产权登记证书。经法院判决返还多收的办证费用,并承担逾期办证违约金责任。
本案中,双方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积极遵守履行。置业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为叶先生办理房屋产证,构成违约,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