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检察院全面开展以听证方式审查案件,通过建立听证员库、细化听证类型、听证覆盖“四大检察”等举措,进一步发挥检察听证助力法律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作用。累计开展各类听证活动203 件次,邀请585 余名社会各界人士见证司法活动。
夯实工作理念,高起点推进听证员库建设。一是统筹规划听证员库建设。蚌山区检察院认真学习最高检和市检察院相关规定精神,确定由案管部门组织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模式,抓紧抓早,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完成听证员库建设。二是科学设置听证员比例。根据听证员职业、年龄、专业背景等信息,主要聘请三类人员,第一类是社会工作型,侧重基层代表性、工作广泛性、经验丰富性,主要聘请人民调解员、居委书记等长期从事群众工作;第二类是法律专业型,强调专业性和提供法律帮助的便捷性,主要从律师、公证员中选任;第三类是技术专家型,主要从合作过的高校等单位聘请高校教师专业人员入库,注重满足听证专业化需求。三是精准强化听证员管理。将听证员按照社会型、法律型、专业型进行分类管理,设置专人负责管理和对接,建立听证员档案和履职工作台账,组建听证员工作微信群,及时发布通知和进行工作交流,确保工作留痕,开展有序。
落实组织保障,高质量打造听证员履职环境。一是规范听证人员。制定《蚌山区人民检察院听证员管理办法》,详细列明听证员选任条件、选任途径、考核机制、履职保障等内容,为听证员选任与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规范听证程序。明确由负责案件管理的部门统管听证工作,细化申请程序、开展方式、活动流程、结果反馈等内容,并将听证员抽选、听证方案制定等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主体,为听证顺畅开展提供明确指引。三是规范听证管理。积极引导检察人员多用、用好听证员,优化听证案件标准,开展听证工作培训,将听证工作纳入流程监控、案件评查及数据分析的重要内容。
彰显听证价值,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听证实效。一是促使矛盾化解。充分运用公开听证开展释法说理、息诉罢访、矛盾化解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揪心事和烦心事。去年以来,蚌山区检察院采取公开听证方式成功化解信访矛盾71件。如在办理葛某某信访案中,结合当事人因案受伤、行动不便的情况,联系听证员,主动开展上门听证,当面听取诉求、进行释法说理。二是倒逼办案质量。邀请听证员参与各类检察业务听证,在提高听证率、扩大社会影响的同时,倒逼检察官规范办案。三是推进普法宣传。对于开展公开听证的案件,邀请嫌疑人所在单位及社区代表参加听证。如在办理在校大学生王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王某某所在高校老师,参加本案公开听证,在处理单一案件的同时深化社会治理,扩大听证效果。(通讯员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