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斐 通讯员 张红 郑翠红)“这个警民联调室真的很暖心,谢谢你们化解了我们纠纷……”2月29日,在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东门派出所警民联调室内,随着一起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双方当事人握着民警和调解员的手激动不已。
积极践行新时期“枫桥经验”,主动破难题,解痛点,今年以来,该所通过警民联调共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根据实际情况,东门派出所警民联调室在配备社区民警、辅警各一名、两名专职调解员的基础上,聘请一名专业律师为法律顾问,建立起“所领导+民警+调解员+律师+相关人员”的“4+N”警民联调团队,根据不同的纠纷特点,采取各式调解方式,促使矛盾纠纷得以化解,消除安全隐患。
“谢谢你们的教育挽救,及时拉了我一把。”2月9日,市民强某来到东门派出所,恭恭敬敬地将一面印着“为民排忧暖民心,人民警察为人民”锦旗赠给民警和警民联调室,感激地说着心里话。
1月下旬,强某与朋友在某酒店小聚。几人因价格原因与饭店服务员发生冲突。接警后,东门派出所民警迅速对此事进行调查处理。征得双方同意,派出所启动警民联调机制。民警与调解员、律师重点对强某进行法律宣传及警示教育,就此事展开调解,最终强某主动向伤者道歉而取得谅解,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强某也受到了警示教育。
现实中,大多矛盾纠纷起因是“小事”,但如不及时化解,很可能会引发“大事”。东门派出所将矛盾纠纷视为辖区稳定的风向标,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小事不小觑。
2月26日下午,东门派出所接到报警称,辖区某食品店有人“闹事”。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纠纷双方带回派出所警民联调室进行调查处理。
经了解,“闹事”的女子叫柯某,半月前,其女儿在该食品店务工时不慎摔伤腰部,其因讨要女儿的误工费、医药费等与店家发生纠纷。
为及时消除隐患,民警邀请专业医生对伤者的诊断证明进行分析,得出“腰伤是病理性问题不是摔伤导致”结论。后期,警民调解室内,民警、调解员、律师通过多轮以法调解、以情动人,最终商家给予伤者慰问金,双方达成和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