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歙县政法系统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以营商“软环境”构筑经济发展“硬”支撑,扎实开展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落实护企举措,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努力让企业和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全心发展”,打通为企服务“最后一公里”。2023年,歙县法治护航中心成功入选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
暖企走访,为企解忧
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歙县县委政法委组织召开专项行动推进会4次,发布政法单位法治护航60项举措,全面落实“企业家约见政法单位负责人”“警官联系包保企业”“企业合规建设行”等工作机制,确定每月27日为政法系统“爱企日”,真诚倾听、务实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着力构建经开区与政法单位 “一站式”法治服务功能平台实体化建设,持续优化“法治护航中心”,进一步整合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矛盾调解、企业服务等职能,为企业提供点单化普法宣传、定制化法治体检、个性化案件会诊,把法律服务“套餐”精准送到企业手中。中心成立后,成功举办“法润百企”法律讲坛5期,“新安夜话”7期,走访企业210余家,送法进企业60余次。
2023年7月25日全市首批6名“法治化营商环境体验官”正式受聘上任,通过体验官全方位、多视域的体验和感受,找准涉企服务切入点,优化司法服务,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升级版。2023年以来,县委政法委统筹推进,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经开区、营商办共同参与,共同落实,开展“爱企日”活动10期,集中宣传50余次,约见企业家146人次,解决企业问题诉求130件,办结涉企信访事项2件;广泛推广“警民桥”平台,持续升级搭建“警民议事群”8个,覆盖企业278家;开展企业信用修复行动,及时修复企业信用27家;组建企业专项法律服务团队6个,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23次,帮助企业梳理法律风险点49处,提出预防风险、解决纠纷等意见建议70条。
重拳出击,为企护航
常态化开展企业周边社会面巡逻防控,加大对侵害企业利益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侦办侵企犯罪案件5起,一审判决侵企案件3起,追赃挽损金额478万余元。
综合运用各种强制执行措施,全力保障企业胜诉权益实现,执行到位金额4.18亿元;依法审结涉企案件1123件,涉案金额4.56亿元,首起涉外商事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积极推进破产审判,审理破产案件6件,盘活资产6400余万元。
设立县级矛盾多元化解一站式服务中心和乡镇“无讼服务点”11个,引导企业通过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以来,诉前调解涉企纠纷965件,源头摸排化解涉企矛盾纠纷92起。
建立长三角跨区域立案机制,携手共建皖浙“平安边界”。跨区域执行案件34件,其中涉企4件,执行到位资金56万余元,保障跨域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推动生态环境联动治理,与淳安县法院携手开展“新安有约、江湖鱼跃”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公益活动,共同守护新安江母亲河。
柔性执法,为企减负
县检察院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9起涉企合同诈骗案件依法监督撤案。对涉案2名民企负责人和2家涉企单位作出不起诉决定;县公安局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对二年以上“挂案”进行清理,撤销案件19起。
针对涉企(商)社区矫正对象犯罪行为轻微、没有社会危害性、在矫正期间表现良好的,依法保障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从事生产经营次数136人次。
新的一年,歙县将持续开展“六个活动”,精准聚集企业堵点、难点问题,持续优化服务流程、落实护企举措、提升服务质效,协同化、机制化、常态化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专项行动“六个活动”持续开展,努力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以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果。(通讯员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