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最暖民心的“红马甲”
来源:王梓逸 记者 赵正溪 阅读量:10000 2024-02-07 13:49:34

近年来,淮北市烈山区杨庄街道南湖社区里活跃着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不畏寒暑,风雨无阻,先后为1700多名居民提供过细致周到的服务,这支以退役军人、共产党员为主的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2021年12月,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最暖民心的‘红马甲’,永不褪色的‘橄榄绿’。”

从个人奉献到团队奉献

担任杨庄街道南湖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以及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的李维海,由于自身早已持有电工证、电气工程师证等证书,凭着过硬的技能,一直热心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但是在长期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他也深深感到自身能力与精力有限,又加之身兼数职,有时面对社区居民的需求,难免力不从心。

在“三供一业”政策的推动下,原煤矿企业关停后,企业尚未引入物业管理的职工家属区全部移交至街道,由居委会管理,随着辖区居民的增多,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发挥作用,来填补物业管理空缺。面对如此情况,李维海决定号召并组织起一支为民服务的专业性更强的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半年多的精挑细选,2021年12月,具有八名志愿者的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队员们各有所长,基本能满足家电、公共设施维修等社区居民常见需求,李维海将其命名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从此,服务居民、解难扶困成了这支队伍的主要工作。他们义务上门维修家电,积极举办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为社区行动不便和独居老人提供上门理发、疏通水道、整理家务,中高考期间开展爱心送考,节日期间开展看望慰问退伍老兵和困难户活动等。

从被动“接单”到主动“接单”

在不断地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过程中,一个问题也始终在李维海和他的队友们的头脑中萦绕着:怎样才能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品质,把被动的“接单”式服务转变为精准的主动“接单”式服务呢?大家结合平时的服务体会,经过反复探讨、摸索,终于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一是深入社区基层,倾听群众意见需求,照单服务;二是通过社区党群服务站的“微心愿”平台以及网格反馈机制接收任务,以更精确地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三是定期举办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居民常见需求问题义务培训,不断提升居民动手维修的技能。同时,不断吸引志愿者、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由于措施得当,服务精准,好评很快如潮而来,要求加入服务队的热心群众越来越多。如今,热心志愿活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已成为南湖社区的流行风尚。

从用心服务到专业服务

在人们的习惯认知中,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义务做好事,不应对其专业性等有过分奢求。但李维海和他的队友们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在多次志愿服务中深深体会到,在新科技、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新时代,专业就是力量,只有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自己,才能更好地回馈社会。为此,针对居民新的需求变化,他们定期进行研讨,有针对性地学习新家电、电动车等维修知识,以及在社区管理、沟通谈心技巧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期望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追求卓越,行稳致远。如今,队员们个个都是技术能手,一支技能全、能力强的现代化志愿服务团队初具雏形。

从最美团队到最美社区

在“中国好人”不断涌现的淮北市,带好一支队伍也许并不难,难的是带好一片社区,让其成为深受居民信赖、备受领导称赞的地区名片。“红马甲”志愿服务队成立两年来,通过诚心周到的服务、细致入微的慰问帮扶、不断优化的队伍结构、及时更新的服务技能和精益求精的服务品质,已经成为南湖社区居民心中的“及时雨”、杨庄街道的亮丽名片和各级领导几乎逢会必赞的品牌骄傲。更让志愿队员们欣喜的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们不知不觉从新时代文明风尚的实践者变成了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倡导者,成为社区有一技之长的适龄群众争相效仿的“新网红”。也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持付出,社区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归属感、认同感得到明显提高,社区风气得到进一步向好,居民们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淮北市“最美退役军人”、“淮北好人”、双拥先进个人、烈山区“五一劳动奖章”以及“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也实至名归地花落至“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身上,南湖社区也荣膺淮北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成如容易却艰辛。面对“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和社区面貌的明显改善,社区居民们眼前时常浮现出的是队伍成立以来队员们700多个日日夜夜的无私奉献的难忘场景。在大家一声声“有事就找‘红马甲’”的推介中,9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鲁爷爷的家里,常常见到志愿队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帮老人家打扫卫生、整理家务,陪他唠家常,听他讲故事,推着轮椅带他晒太阳......直至老人安详离世。

前年盛夏,王大爷家中电路出现故障。队员们不畏酷暑,深入狭窄的电线管道为他排查修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排查检修,满头大汗的他们忙好后连口水也没喝,就直奔下一个求助者家而去。

2023年1月的一个清晨,“红马甲”队员李济增在小区路边捡到一条金项链。经多方打听,他亲手将这条金项链归还给了失主徐女士,并婉拒她给的报酬。

2023年3月6日清晨,“红马甲”队员葛彬发现一位老人在厕所晕倒,他立即拨打了120,并及时通知了患者的家属,经医生诊断,老人系突发脑梗塞所致,幸亏抢救及时,不然老人性命堪忧。

2023年底,淮北气温降到零下10℃,一位老人走进志愿者服务站,焦急地说:“你们快去看看,我们楼上不知道哪家的水管冻爆了,水顺着楼梯流淌到一楼。”队员们闻讯即动,带着工具赶到老人所说的楼梯口,只见整个楼道都被厚厚的冰块覆盖,极易滑倒,为尽快解决问题,他们毫不犹豫地抓着冰冷的扶手,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确定哪家水管出现问题后,志愿者们立即联系社区和住户,告知情况,并迅速关闭了水阀实施抢修,修好后,为避免居民在上下楼梯时发生意外,队员们又进一步采取了安全有效的防滑措施。

回望志愿服务队成立两年来的路程,他们无比欣慰、倍感幸福。曾经,他们身穿军装,英勇无畏,保家卫国;如今,他们脱下橄榄绿,穿上红马甲,立足社区,无私奉献,传递爱心,在新征程上延续使命,书写华章。

展望未来,“红马甲”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一致表示,坚持志愿服务不动摇、提升服务品质无上限。专业技能就是力量,群众需求就是命令。他们将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志愿服务,为新时代社区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王梓逸 记者 赵正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