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祁门县检察院锚定“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立足办案实际,多措并举加强轻罪治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制度护航,当好提升案件质效“工匠”。该院锚定“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在轻罪案件办理中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督促公安机关履行告知、教育转化职责,在侦查阶段完成退赔、退赃、得到被害人谅解等相关手续,促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更早阶段、更加彻底认罪认罚。常态化开展释法说理,鼓励和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心悔悟、认罪服法,尽力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挽回被害人损失。2023年以来,该院办理的轻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化解矛盾,当好修复社会关系“行家”。在办理轻罪案件中,一以贯之检察为民理念,把矛盾纠纷化解贯穿轻罪案件办理始终。对邻里、情感等纠纷引发的“小案”,充分运用“外脑智慧”,邀请人民监督员、律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检察听证工作,释法说理的同时,帮助双方当事人解开心结,尽力恢复破损的社会关系,以公开促公正,实现阳光司法化解社会矛盾效果。建立“司法救助+”多元救助模式,积极救助“因案致困”被害人,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在依法打击犯罪的同时,释放最大司法善意,帮助案件当事人尽快回归正常工作生活,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诉源治理,当好破解治理难题“里手”。打好轻罪预防模式“组合拳”,做好轻罪治理“后半篇文章”。注重在办案中发现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对案发地、相关领域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的漏洞,针对性地提出检察建议,推动有关部门建章立制、消除隐患,促推有关部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最终实现社会治理目标。以“我管”促“都管”,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协作,形成监督管理合力,探索检察监督新模式,督促相关部门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安全管理齐抓共管新格局,确保堵漏治本,打好“安全补丁”。(廖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