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歙县检察一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来源:王敏 王启龙 阅读量:10000 2024-01-17 13:14:14

近日,歙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督促保护滩培村等中国传统村落行政公益诉讼案”,成功入选最高检“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前期,歙县检察院向县委、县政府呈报《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该报告基于专案组对46个传统村落的调查调研实践,梳理徽州古宅产权复杂、年轻人缺乏文化认同、村貌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地方商标保护意识不足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并添加数据表格和图片材料加以佐证,提出了检察角度的建设性提升意见,文稿字数达1万多字。

树立典型思维,推动办案规范化。成立以检察长担任组长的“歙县传统村落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专案专班,以典型思维谋划办案细节,联合“益心为公”志愿者,分两组对全县27个乡镇的46个中国传统村落展开实地调查,耗时三个多月,基本掌握歙县传统村落存在古民居倒塌、新建筑破坏整体风貌、消防安全隐患、环境卫生问题等15个方面,其中涉及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可加以推动整改的问题7个,及时立案25件,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25份。

建立数据模型,提升调查精准度。歙县中国传统村落数量达167处,系全国县级占有量第一。办案团队为提高调查效率与精准度,树立数字检察思维,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浙大城市学院计算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等,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比房屋屋顶颜色差异,从而发现疑似破坏传统村落风貌的相关线索,打造歙县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大数据监督平台。借助该平台卫星图片数据整合、对比筛查、定位导航、图片上传以及报告生成等多个功能,辅助检察官高质效调查,在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时,附送其生成的《传统村落疑似风貌变化线索报告》。

推动协同共治,探索保护新路径。能动履职,助力歙县住建局争取1.45亿资金,对120余栋古民居开展修缮和风貌整治工作;完善正在送审的《歙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近中期纲要(2023-2035)》;并推动各乡镇在传统村落补充消防器材、监控设备,设立古民居危房警示标志,及时开展村落环境卫生整治,并针对检察机关提供的线索报告开展“清单+闭环式”管理。牵头县住建局、县文旅体局等七家单位签订《歙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协作机制》,创新设置“双向行刑衔接”“协力争取资金”制度,相关做法被住建部下设微信公众号平台“传统村落博物馆”转发。
    开展专题调研,助力问题深化解。为推动资金来源困难、地屋产权复杂等深层次问题的化解,歙县检察院同步开展专题调研。邀请被建议单位,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参加公开听证,并就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问题向参会人员现场调研;调研组先后前往杭州市芹川村、宣城市磡头村、安庆市万涧村以及歙县相关单位、各乡镇政府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相关课题的调研,形成专题报告向县委县政府递交,并转化成“提案建议”、“立法建议”向歙县政协、黄山市人大递交,现均已纳入2024年歙县提案计划与黄山市立法计划。  (王敏 王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