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0多个省份、“打卡”148个城市、奔波20余万公里、历经592趟次高铁、296756公里的行程……翻山越岭寻找蛛丝马迹,穿越人海抓捕犯罪嫌疑人,回首这一年,一沓沓厚厚的车票,记录了休宁县公安局刑侦民警们2023年为“平安”奔跑的足迹。
地图上的出行轨迹,像盛开的正义之花
今年7月,刑侦大队接到一起涉案金额20多万元的网络诈骗报案。经过半个月的研判分析,刑侦民警王宝森和同事踏上了南下抓捕的征程。刚刚下车,他们就马不停蹄赶往当地公安机关,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开展取证、抓捕工作。 “当我们找到嫌疑人落脚的出租房屋时,他们将房门反锁了,我找准时机一脚蹬开了房门,冲了进去。没想到犯罪嫌疑人拿着一把美工刀正对着我们挥舞,刀锋离我只有几厘米远。幸好在众人的合力下顺利制服了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回忆起当时在出租房抓捕的一幕,民警王宝森至今还印象深刻。在有限的条件下,他们克服诸多困难,多次往返深圳、东莞两地,最终将该“引流”团伙3名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
北上、南下,东奔、西走……这一年,他们的出行轨迹,在电子地图上划出密密麻麻的弧线,宛如一朵盛开的正义之花,惊艳了时光。
说走就走的“旅行”,记忆犹新的抓捕
“接到通知就马上出发,有时连换洗衣物都来不及收拾,几乎每天都处于备战状态……”今年11月,还在外取证的刑侦民警王云凯、周宇突然接到临时任务,要将一起涉电诈犯罪嫌疑人尽快抓捕归案,两人立马买了当天赶往湖北的高铁车票,4个小时后抵达湖北,又即刻转车赶往黄岗市开展工作。目的地的村庄位置偏远,山路崎岖不平、黄土飞扬,一路数次转乘轻轨、公交、中巴和步行,到达村庄已是夜间9时。还没顾得上缓口气,两人又赶忙对接,开展人员摸排。恰逢秋季,山区昼夜温差大,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他们在深夜的寒风里守候近三小时,最终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当时那个沿着山路的车,居然把我颠吐了”,“没想到湖北还有那样的黄泥路,那个晚上风那么大,冷得直哆嗦,腿都麻木了”“帅气如我,居然连衣服没得换都忍下来了”……两个年轻民警你一言我一语在办公室和同事们开着玩笑,可笑着、说着,听的人却悄悄湿了眼眶,这刻意的轻描淡写背后,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苦。
四天三夜的蹲守,终于等到你
办案子,得跟时间赛跑。刑侦民警的工作节奏,都是连轴转的状态,经常十几个小时不合眼,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前段时间,我县发生多起跨区域流窜盗窃案,民警柯仲景、辅警洪国栋连续十余天加班研判至深夜。经分析,作案人员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可能为惯犯,无疑给破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中途几次线索中断,但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找到了突破口,追踪到了嫌疑人的位置,立马驱车至永康市开展抓捕。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经过四天三夜连续的蹲守,终于在一所出租屋内将嫌疑人抓获。“我们抓到了!”给单位打过“报喜”的电话,相互望着对方胡子拉碴的脸,小伙子们不由会心一笑。作为刑警,还有什么比破案更让人高兴和欣慰的呢?
“打卡”走遍全国,却没有像模像样地陪家人来一趟全家游,而说走就走的“旅行”,依旧随时出发。没有假期、不能回家、缺席团聚、通宵熬夜……这就是刑侦民警的工作常态。这不,在零下二十度的东北大地,他们的足迹,还在继续……
一年年,不忘的是使命坚守;一载载,不变的是无畏前行。无论时光变迁、人员更迭,休宁刑侦这个年轻似火的集体,始终攻坚克难、擎旗前进!2023年已经过去,那些遇见的人和事,那些吃过的苦和笑中的泪,都成为前行路上的坚定步伐。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新的一年,休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将继续不惧风雨、勇毅前行。(程丽君 操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