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淮北市民政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淮北市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等各项政策法规,全市构筑“大慈善”,推进“善行安徽”走深走实,公益事业更有“能量”。目前,淮北市慈善组织收入总额已达947.19万元。
据了解,淮北市积极推进慈善组织登录使用“慈善中国”平台、市直慈善组织工作群,及时转发各级通知要求,解读重点法律条款,使慈善组织知法懂法遵法守法支持市慈善总会规范化建设。打造全市首家年收入超500万元的慈善组织,并超额完成当年度目标;印发《淮北市社区(村)慈善基金设立运行指引(试行)》的通知,指导县区做好社区基金的资金使用、项目执行等工作;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共建立社区(村)基金120家,相山区88家率先实现社区(村)基金全覆盖;全市范围内开展“慈善一日捐”,倡导机关、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捐款或参与慈善活动,截至2023年11月共募集善款231.91万元;实施“慈善联合助学”行动(圆梦助学、一帮一助学)并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助力了全市480名学子求学路。淮北市积极动员慈善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汇聚人民群众爱心,依法有序参与爱心捐助等慈善活动,目前,全市慈善组织共10家,市级6家,县区4家。同时,建立了慈善表彰机制,印发《关于开展第二届“淮北慈善奖”评比表彰的通知》,开展优秀慈善典型事迹及个人宣扬,全市 “安徽慈善奖”楷模(团队)1家和楷模(个人)4名。1名企业家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全国慈善会系统榜样宣传活动“爱心企业家”称号等。
市民政局还积极联合市社会组织管理局针对慈善组织进行了信息公开集中检查、公开募捐项目专项检查,推动形成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机制,已实现零投诉。(记者 赵正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