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立足为民服务新形势、新要求,黄山市徽州区司法局坚持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开展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职能,主动服务大局,坚持惠民利民,用“加减乘除”运算符号,一笔一画答好为民服务“司法行政卷”。
“加”主动服务,以贴心之举助力企业发展
徽州区司法局主动回应企业法治需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和法治体检专项活动。
通过与企业“面对面”座谈的方式,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等管理情况,摸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对企业提出的企业用工、安全生产及矛盾纠纷处理等方面遇到的普遍性、多发性的法律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针对企业潜在法律风险提出了防范意见和建议。徽州区司法局自“企业合规建设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组织法治体检4次、会见企业家35人次、走访企业和重点项目12次、政策宣讲4场、撰写体检报告2份、分类处理问题9个、提出合规建议9条。通过主动发挥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健全企业风险防范机制,提高企业普法针对性、精准性,促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减”矛盾隐患,以真心真情及时化解纠纷
徽州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倾力打造“网格前哨+123+N联防联调机制”(网格员+乡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法官、检察官、律师+行业、专业调解组织),在充分调动271个网格调解员融入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的同时,稳步推进“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工程,围绕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景,精心打造专业化队伍,确保小事不上交、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截至7月底,徽州区司法局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37起,成功调解235起,切实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乘”联动聚力,以整体合力建设法治徽州
徽州区司法局坚持法治为民,不断加强合法性审查力度,积极推进乡镇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进一步规范制定程序和内容,今年以来共完成合法性审查(审核)25件(其中规范性文件8件、重大事项17件),各乡镇共计开展合法性审查10件;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会同区委编办、区数据资源局印发《关于做好省政府赋予乡镇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工作的通知》,明确乡镇赋权事项相关工作要求,推动乡镇扩权赋能;坚持服务大局,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成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和行政复议案审会,切实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4件、监督指导全区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案件5件(其中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3件)、办理区政府应诉案件2件,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徽州区司法局通过不断压实法治责任,强化协同,严格督考,在汇聚合力中不断推动法治徽州建设。
“除”群众忧愁,以“解忧杂货铺”提供“最优解”
岩寺镇富山村是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在这个村里,有着一间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解忧杂货铺”。“解忧杂货铺”可以为群众提供矛盾调解、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等服务,为村民的烦心事提供“最优解”。“群众事无小事”是解忧杂货铺的“店铺”宗旨,也是解锁法治乡村建设的一条新途径。徽州区司法局不断深化法治乡村建设,推动法律服务向乡村下沉,主动“问需于民”,就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推进良法善治在乡村落地生根。
百倍其功,终必有成。以“赶考”的清醒答好新时代法治为民试卷,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是徽州区全体司法行政人的不懈追求。(通讯员 汪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