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赵所长,他俩就是三年前的我,我一定安排好岗位。没有你的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做人要知道感恩,我要把带动更多人就业作为我回报社会具体表现。”“谢谢你,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把羊场规模再扩大……”涡阳县标里镇司法所所长赵路与养殖户程某日前在电话中对话道。
程某于2020年4月到标里司法所登记报到,接受安置帮教。在首次谈话中向赵所长表达了欲养羊致富的愿望,并把土地性质变更、养殖补助申请等困难一一向所长道出,后经赵路所长会同国土所、市场所、乡村振兴办等单位沟通协调,帮助程某华实现了养殖梦。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羊场面积扩至3000余平方,年出栏1000余头,他用双手走上了致富路,并带动29人就业。开头的对话是其又帮助2名安置帮教对象进行就业。
涡阳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信息前置、党政统筹、技能培训、稳岗就业,开辟安置帮教工作新路径,促进安置帮教对象顺利回归社会、融入家庭。
信息前置赋力,温暖之“路”助回头
一个“早”字明举措。根据安置帮教对象信息管理系统登记、远程探视、社区矫正三方面信息,建立“预安置”人员信息库,提早掌握刑满释放人员子女就学情况、父母健康状况、生产生活情况、经济收入状况等,会同家庭和所在村组做好预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举措制定工作,引导家庭客观看待亲人违法行为,正确对待安置帮教对象回归。2021年以来,司法局结对包保正在服刑人员子女6人,协助服刑人员家庭办理低保、子女享受事实无人抚养孤儿政策29人次,为其家庭提供法律援助54件。
一个“谈”字强信念。根据家庭生产生活等情况,提前设计首次谈话内容,谈技能、谈健康、谈子女、谈理想、谈邻里、谈亲朋、谈社会、谈祖国,一同畅想未来,一同沐浴党恩。谈出安置帮教对象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谈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品格,谈出家庭对美好未来憧憬的信心和信念。日常帮教工作中,帮教小组成员突出思想交流,及时为其排忧纾困、加油打气,引导正确看待他人、正确对待过往、积极应对并妥善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今年以来,全县各帮教小组成员开展谈心谈话11600余人次。
一个“帮”字暖心间。逐人成立由司法所、派出所、社保所、民政办、村委会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安置帮教小组,签订安置帮教协议,根据安置帮教对象个人及家庭情况,量身定做安置帮教举措;发放《致安置帮教对象一封信》,明确帮教小组,告知安置帮教对象县镇两级农合补缴、民政救助、社保恢复等政策法规落实部门及联系方式。累计发送一封信2700余封,协助补缴农村合作医疗1720余人次,协助恢复养老保险390余人次,开展心理辅导270余人次。
党政统筹赋权,协作之“旅”助回归
县委县政府统筹解忧。县镇两级分别成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县委成立由县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司法局、公安局、民政局、市场局、人社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镇级对应设立,把安置帮教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社会性、综合性的工程来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会商会办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度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促使形成安置帮教工作合力;把安置帮教对象安置帮教工作,尤其是救助、培训、安置等情况和重新违法犯罪率,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推进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对无房住、无家人、无收入的“三无”人员、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安置帮教对象及刑满释放时未满18周岁的重点对象,做到专人负责、重点管理,协助4名年满60岁“五保”安置帮教对象入住医养中心。该文档
镇村两级定期帮扶。安置帮教责任人对安置帮教对象进行定期走访,做到对安置帮教对象“有家庭困难必访,有矛盾纠纷必访,有婚丧喜事必访,遇突发情况必访”,随时掌握思想动态。固定镇村每季度开展安置帮教对象“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活动,了解情况,掌握去向,跟踪帮教,并将人户分离可能造成脱管的安置帮教对象及时上报,建立动态帮教档案,对安置帮教对象的住址、家庭状况及表现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所有安置帮教人员不脱管、不失控,实现帮教措施、帮教任务、帮教人员“三落实”。今年以来,全县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活动72批次,走访安置帮教对象11600余人次,帮助化解纠纷61件,协助其本人及家庭办理最低生活保障14人次。
多部门协同合作帮教。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社会团体和县好人协会、志愿者协会开展帮教志愿者活动,动员职工、团员、妇女、离退休干部职工和社会组织以“一帮一”、“多助一”等形式参与对安置帮教对象的帮教工作,形成整个社会各层面齐抓共管的帮教合力;镇村和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帮教站,全县共成立县镇村帮教站418个,企业帮教站12个,帮教人员450余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组织体系。23个镇(街道)积极探索安置安置帮教举措,陈大镇成立安置帮教“萤火虫”志愿服务团,依托中心学校心理咨询办公室、民政办、社保所等单位工作人员设立心理咨询、民政救助、技能培训、纠纷化解、法律服务、过渡性安置6个志愿服务队,通力协作服务安置帮教对象。
稳岗就业赋能,阳光之“道”助发展
社会力量参与。依托涡阳民生、新世纪等技能培训机构,建立“扬帆爱心扶助培训基地”3个,建立长期合作协议,共享培训学员、企业用工需求、课程设置等信息,帮助协调人社部门,根据安置帮教对象需求开设课程。3个培训机构累计培训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对象780余人。依托鸿路钢构、烟叶复烤厂等企业建立“扬帆爱心扶助就业基地”6个,司法局每季度走访企业,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提醒培训机构开设课程;积极协调企业为安置帮教对象提供“照顾性”就业入职,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减免入职体检费用,根据技能掌握情况压缩试用日期。6个就业基地累计安置安置帮教对象668人次,11人因技术过硬走向小组长、技术骨干等岗位,深受企业青睐。
该志智双扶得力。针对首次谈话、入户走访、电话访谈征集参加技能培训意愿,根据课程意向、时间条件等进行编班排课,科目设电焊、养殖、种植、家政、早餐、护理、抖音销售等,课程根据科目需求分月班、半月班、周末班、周班,立足让每一名有技能培训需求的安置帮教对象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县司法局会同培训机构组织开班仪式,向安置帮教对象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县情、社会发展情况和企业用工需求介绍;培训课中专题开展法治讲座,引导安置帮教对象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专题开展心理疏导,引导安置帮教对象重塑生活的信心和信念。
就业创业致富。县司法局积极为安置帮教对象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持,确保他们找对路、找准路,充分调动起安置帮教对象的自主创业热情。30余名安置帮教对象运用所学的技能自己经营早餐店、“干扣”面馆、家庭农场等,实现了成才、致富。安置帮教对象李某,在司法所、农综站等单位的积极帮助下,参加省级现代农场主培训班,成立了“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规模超600亩,先后购买收割机、拖拉机等新型农机具十余台,带动当地群众就业10余人,年收入40余万元,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种粮大户。
“安置帮教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更加细致地把安置帮教工作做到安置帮教对象的心坎上,促其融入社会、融入家庭,引导其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投身于新时代建设中去,做一名有益社会的好公民。”涡阳县司法局局长张雷介绍说。(马子中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