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亳州市利辛县“十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启动,标志着利辛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迈入了“快车道”。
该县从理清“牛思路” 、制定“牛规划”、出台“牛十条”、成立“牛专班”、备足“牛用地” 、启动“牛赛道”等方面谋篇布局,力求“量”上再加速,“质”上求提升,“链”上全布局,“效”上有影响。
2023年,亳州市利辛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养殖传统,积极响应省委“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要求,提出“种好粮、养好牛、做好菜”的“双30”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力争3至5年,实现粮食产量30亿斤、肉牛出栏30万头,将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县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培植,通过突出示范引领、强化政策扶持、创新养殖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撬动现代畜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力打造肉牛全产业链,建设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全面谋划布局,推动肉牛全产业链发展
“为确保‘双30’战略的顺利实现,我们出台了《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利辛县支持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十条政策》。”利辛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王林兵说。
据王林兵介绍,利辛县实施“秸秆变肉”工程计划在全县范围内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打造黄牛小镇、产业园区、大型牛场、加工企业,科学布局产业规划,到2025年建成一个年出栏10万头,集繁育、养殖、屠宰、加工、有机肥及饲料生产全产业链的肉牛产业园区,2027年建成一个年出栏30万头肉牛,集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及供应链、有机肥生产、生物饲料研发等肉牛全产业链现代化园区,全县稳步建设50家大型牛场和扶持60个百头以上母牛繁育场。
同时,利辛县还围绕屠宰加工和秸秆饲料化、粪污资源化、产业数字化等环节制定了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即建设10家规上肉牛加工企业,推动由活体出售向肉类制品和预制菜转变;建设2家以上秸秆饲料化企业;支持有机肥加工企业建设,构建种养循环体系,助推绿色、有机、高端蔬果产出;搭建肉牛产业发展数字赋能平台,实现肉牛产业发展全过程数字化、信息化、食品安全可追溯等功能和目标,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链延伸,实现现代肉牛产业体系建设。
全力引进培育龙头,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龙头企业是带动肉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领头雁”。利辛县坚持把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作为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的主攻方向,相继引入、培育了一批肉牛龙头企业,强化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肉牛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作为引进培育肉牛产业的标志性项目,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望疃过渡牛场于2022年9月落位利辛县望疃镇,占地面积330亩,总投资7000万元,通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有序推进,2023年3月竣工,全面投产。
“我们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循环、智能管理、品牌塑造,按照‘一场一结合四中心’原则,建有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秸秆综合利用中心、TMR全日粮中央厨房及配套集中配送中心、数据信息化应用管理中心,设计养殖规模3万头,年出栏10万头。”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亚成告诉记者,立足建设绿色循环新模式,打造集“饲料生产、良种繁育、肉牛养殖、屠宰加工、粪污处理、预制菜”为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的现代化企业。
利辛县有效推动三产融合传动,在肉牛养殖中端发展的基础上,向前后端延伸,前端建设生物饲料TMR配送中心、肉牛交易市场等服务企业,终端重点建设加工产业示范园区和利辛县肉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做到一二三产融合。
发展精深加工,打造健康绿色食品产业链
7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利辛县工业园区内的安徽万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工作人员分工有序,各司其职,正在对牛肉进行加工生产。
“研发适合沪苏浙群体口味的牛肉类熟食产品是打开市场的关键。”安徽万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宁说,公司的产品除了与省内多家餐饮企业签订产销协议外,还在苏州、上海、杭州等地设有销售点,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
该公司在2022年4月被认定为安徽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安徽万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肉牛食品深加工,是利辛县深加工企业里的“主力军”。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该县着力在精深加工上下大力气,提升肉牛产业附加值。
“我们大力发展肉牛加工业,吃干榨净肉牛资源,最大限度挖掘肉、骨、髓、血、皮革综合价值。”王林兵说,下一步继续完善肉牛加工体系,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模式创新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提高牛肉精深加工比例,提升肉牛产业附加值。
该县支持像安徽万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扩能升级,发展精深加工、创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引导肉牛加工企业开发低温牛肉食品、保健牛肉制品等精深加工以及方便类、速冻类、休闲类牛肉制品,建设肉牛产品“中央厨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引领“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
利辛县加快实施肉牛总量和优质种源培育双轮驱动,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带动、政企联民互动、产业园区拉动、养殖大户联动、产研结合促动、优势品牌驱动、金融助力引动、三产融合传动、特色小镇推动、全县举力行动的“十动”发展格局,全力推动肉牛产业持续壮大,成为富县裕民的新载体、乡村振兴的新支点。(韩璞 汝雪枫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