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地落细,蒙城县全力以赴精心准备,沉着应战答好“八五”普法期中验收评估“七道题”,写好平安蒙城法治篇。
一是答好“统筹分工题”。为考好“八五”普法“期中考”,蒙城县成立县乡两级“八五”普法中期评估验收领导小组,就关键问题讨论研究,全面统筹任务分工,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破解“九龙治水”难题。同时根据国家省市三级评估验收清单标准“量体裁衣”制定《蒙城县“八五”普法中期评估验收评分标准》作为“标准尺”进行法治“体检”,确保“八五”普法中期评估验收落地落细。
二是答好“相关自测题”。组织吹哨,部门报到。“八五”普法“期中考”一声哨,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积极参与,认真吃透评估规则,围绕验收细则,明确检查内容、掌握准备重点,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对标对表找“短板”补弱项。并聚焦问题清单“刮骨疗毒”,及时整改到位,全程持续加压挤出“八五”普法中的“水分”,以沉甸甸的“干货”成绩迎来中期评估验收“满门红”。
三是答好“对标选择题”。蒙城县抓实抓牢普法责任制,明确相关单位和部门既要在“期中考”中全力以赴联手考好“大普法”,又要对号入座找准自身“选择题”,拿出“一亩三分地”思维种好“责任田”,考好自身“小普法”。“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目前相关单位和部门直面清单任务任劳任怨精心备战,以小力聚大力,以小胜成大胜,全面打赢“八五”普法“期中考”攻坚战。
四是答好“重点掌握题”。蒙城县把加强联动共治作为“八五”普法“期中考”重点。以“5+N”会商机制为突破口,持续深化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模式,持续完善公调、诉调、访调、检调、民调等对接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积极探索百姓评理说事点等实践机制,打造多元解纷新亮点,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县各项措施落地生根。
五是答好“附加提升题”。蒙城县在“八五”普法“期中考”中守正创新,将得心应手的业务工作与耳熟能详的业务普法工作相结合,本着“三贴近”原则来写法治、拍法治、画法治、演法治、唱法治、讲法治、传法治等,多种形式精心打磨一批能“拿得出手”的有亮点有特色有影响的法宣“精品戏”,以“高大上”的亲和力、影响力来作为“加分项”,赋予“法润安徽-蒙城站”新内涵,让“法治蒙城”“平安蒙城”的创建招牌越擦越亮。
六是答好“讨论思考题”。蒙城县在“八五”普法“期中考”中回首过去找差距,立足当下更努力,展望未来谋新绩。并将如何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作为全县干群“讨论思考题”。“高手在民间”,并在全县干群中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座谈会、意见箱、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来“谏鼓谤木”征求普法意见“金点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破解“八五”普法难题,推动全县“八五”普法航船又快又稳走向“深蓝”。
七是答好“为民服务题”。蒙城县坚持走好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普法群众路线,始终如一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普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在“八五”普法为民服务中以逢山开路的闯进、甩开膀子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产生数倍叠加普法效应,最大限度地寻求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同时精准打通普法中的“弯点”、“赌点”和“盲点”等,疏通普法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大力实施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法治惠民工程。目前全县干群在共赴“八五”普法“期中考”中“手挽手心连心”,齐心协力绘就全县最大最美普法“同心圆”。(杨振军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