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淮北市烈山区司法局积极行动,立足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职能作用,多角度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用法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精准普法,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将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工作责任制,建立法治副校长人才库,结合辖区68所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确定89名法治副校长,实现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在“六一”、 “开学第一课”等节点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打造成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二课堂”。
精准调解,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司法所贴近群众的优势,及时排查化解未成年人重大矛盾纠纷隐患,将涉及未成年人的“家事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从保护和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办案,引导家庭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努力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专项行动以来,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累计化解婚姻家庭纠纷228件,全区建立百姓说事点70个,未成年人群体的诉求、法律需求和矛盾纠纷都可以在说事点上的得以反映。
精准服务,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搭建服务平台,结合“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为未成年人提供“掌上”法律援助服务,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在完成未成年案件指派的同时,实时跟进案件办理情况,帮助法援律师与司法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确保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渠道高效畅通。全区共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63个。2022年6月以来,开展未年人相关活动10余次,办理未成年人案件65件,接待未成年人咨询300余次,为有效减少未成年群体违法犯罪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精准施策,依法管理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排查重点未成年人底数,通过与未成年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充分沟通,在个人信息上予以保护,吸收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员,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监护人、社区干部建立了矫正小组。根据他们的心理特质,结合年龄、成长环境、家庭情况、受教育情况等全面分析,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采取了符合身心发展需要的矫正措施。加强重点未成年人群体跟踪管理,呵护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成长,帮助其摆脱心理阴影,回归社会。(马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