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倾听民意解民忧 架起干群“连心桥”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5-24 14:53:30

“防溺水工作要高度重视”“反诈骗承诺书要上户签署了”。5月12日,东至县泥溪镇隐东村部分村民与村干部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围绕村民普遍关心的话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同时,该村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让党员做民情民意的第一知情人、第一见证人、第一调处人,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各项工作,形成“党员引领,群众响应”的良好氛围。

“板凳会”上,村“两委”干部把相关政策、有关工作,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拿出来“晾晒”,让群众全面了解村干部在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这么干,这一举动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前开会,总是把大家集中到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捧着文件念给大家听,让人感觉很拘束。”该村党总支书记朱劲松说,用单一的模式召开村民会议,效果不会很好。经过村“两委”商量后,最终讨论出一个新思路,村民聚在哪里,“板凳会”就开到哪里。

为拓宽村民监督渠道,该村通过“板凳会”将村财务支出、村级重大事务、年度工作计划等信息及时向村民公开,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商格局。泥溪镇杨林村党总支书记叶江海说,“会议形式很自由,随时开,随时走,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在唠嗑中把存在的问题给解决了。”每个月召开一次“板凳会”,围绕村民关注什么,“板凳会”就聊什么,每次会上人数是越来越多,大多数村民都记住了这个特殊日子。

村民期盼什么,“板凳会”后就做什么。板凳连起来,村民围一起,聊的是家事,谈的是政策,论的是乡村振兴。每次“板凳会”尽管时间不长,但大家坐在小板凳上,细致品味着每次“会议”的内容。通过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坐”听说“理”,将村上的发展动态和百姓心声“广而告之”,让干群更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截至目前,“板凳会”共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和困难诉求50余起,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通讯员 陈诚 汪利明 记者 尤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