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人民检察院坚持立足检察职能,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创新集聚、产业多元的高能级新城区建设战略,找准检察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助力平安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和发力点,用高质量检察履职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徽州建设。
2022年,徽州区平安指数平均97.5分、居全市第1位,徽州区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并获评“2022年度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区”,徽州区检察院群众满意度也位居全市检察机关前三位。
聚焦人民安全 守护平安徽州
徽州区检察院坚持以平安徽州建设为载体,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主动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用实际行动筑牢秀美之城安全屏障。
2022年,该院充分履行批捕、起诉、监督等各项检察职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批准逮捕20件33人,起诉92件141人。突出打击重点,将“双提升”工作与平安建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反洗钱等有机结合,重点打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侵财犯罪、黄赌毒违法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统筹做好案件办理、追赃挽损、维护稳定等工作,以司法的“硬度”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追赃挽损率达48%,为全市最高。同时,充分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和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抓手,以司法的“温度”消除对抗,促进社会内生稳定。不批捕5件17人,不捕率34%,不起诉24件34人,不诉率19%。
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中,该院持续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加强“检校”协作,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0余次,检察长进校园作“反校园欺凌”普法专题讲座。在“徽州检察”公众号发布4个原创未检微视频,参与徽州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建设,开展“徽州区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专题培训会”活动,会同徽州区教育、公安、民政等8个部门建立强制报告工作机制,携手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屏障。
聚焦能动履职 优化营商环境
徽州区检察院立足创新履职,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该院注重理念先行,在司法办案中落实好“平等”二字,强化羁押必要性审查,对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且可能被判处缓刑的,主动建议公安机关及法院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推动民营企业涉轻罪案件在检察环节依法得到宽缓处理,充分考虑保护企业发展需要,依法审慎采取强制措施。加强对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企业管理人员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的立案监督。深化开展服务民企“351”工程,2022年办结涉及民营企业案件6起,挽回经济损失390余万元。
让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得好”,这是企业合规改革的初衷。徽州区检察院稳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性改革,成功办理全市首例企业合规案件,为全市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具体实践。2022年下半年,该院在办理一起危险作业案件中,对涉案企业启动企业合规案件办案程序,开展必要性和可行性调查,组织成立第三方监督评估小组,通过提前介入、合规考察、监督评估、宣传教育等环节,促进涉案民营企业“去腐生肌”,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知识产权保护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作为全市唯一一家集中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基层检察院,徽州区检察院在案件办理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守护创新驱动“一池活水”。2022年以来,该院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5件13人,审查起诉案件8件31人,主要集中在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商标侵权类罪名。在打击犯罪的同时,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相关企业及行业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及时制发检察建议1份、检察意见书3份,强化市场监管和专项整治,助力企业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提升检察履职的社会质效。
聚焦民生福祉 发力公益诉讼
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徽州区检察院立足打造“府检联动”徽州特色品牌,建立了联席会商、线索移送、办案协作、“益心为公”志愿者等一系列“府检联动”机制,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福祉、促进依法行政等方面形成合力。
解决群众关切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徽州区检察院常态化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法治宣传活动,开展“消”字号产品专项监督活动,持续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5件,注重发挥公益诉讼的独特作用,坚持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立案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件,法院判决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开展增殖放流和环境巡察2次,守护徽州绿水青山。
徽州区有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近40处,这些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徽文化的血脉和灵魂,是全区人民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和财富。2022年,在发现诸多文物出现不同程度受损,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的问题后,该院迅速开展“守望徽文化”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历时五个月,完成了全区所有文保单位现状的实地摸排,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落实。持续加强与文物保护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探索建立联席会议、日常联络、信息共享、办案协作等方面的一系列协作机制,推动徽州区文物保护工作步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聚焦社会和谐 融入市域治理
徽州区检察院坚持“干”字为要、“实”字用力,把平安建设融入“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中。
该院坚持推进检察环节诉源治理,深入落实最高检一至八号检察建议,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努力把司法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社会治理问题,积极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检察建议,运用检察建议助推有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从“小切口”入手助力解决社会治理“大问题”。2022年,向相关主管机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14份,均得到回复,实现问题整改。
该院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切实将控告申诉与普法宣教结合起来,把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用身边小事、生活实例以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悉心释理说法,严格落实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做好息诉罢访和矛盾化解工作,努力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
该院扎实开展司法救助相关专项活动,强化与相关单位的联系协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对生活陷入严重困难的案件被害人及近亲属予以救助,对息诉罢访人员、司法救助对象开展定期回访,了解生产、生活等状况,了解救助款的用途,确保救助款真正缓解因案致困人员的经济窘困。近年来共办理涉困难妇女、困难儿童等司法救助案件3件,发放司法救助金7万余元。
聚焦氛围营造 加强宣传引导
“平安关乎每一个人”,为了让平安理念深入人心,徽州区检察院在优化平安建设宣传措施上找思路,通过宣传为群众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引导群众增强法治观念。
该院结合平安建设工作要求,以大走访、大宣传为抓手,开展入户走访,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按照工作任务推进表,深入城市社区和乡村设立宣传点,向群众宣讲平安建设内容,并结合检察机关“四大检察”职能,宣传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及防范非法集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养老诈骗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知识,以走访宣传贴近百姓生活,解百姓困惑。
在普法宣传工作中,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检察新媒体平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宣传检察工作成效、平安建设内容、网络诈骗防范知识等,充分展示徽州区检察院的作风形象和检察队伍的精神风貌,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检察力量。(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