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寻踪觅迹物证中(报告文学)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4-14 15:10:08

□施维奇

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走进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迎面大理石墙壁上,星光灿烂,立功受奖者胸戴勋章的彩照满壁生辉。竟然有80余人次受到表彰!让人不禁对这支战斗的集体肃然起敬。

这里活跃着一群年青的身影,就像一个个激越的音符,奏响着澎湃昂扬的青春之歌。

1

“你看过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失孤》吗?”张科问道。他担任法医物证检验科副科长,同事喜欢和他开玩笑:“不是科长,也是张科。”行政区划撤并时,他从巢湖来到合肥工作,2011年公开遴选上来。韧性细致,敬业执著,曾在“2015年东方之星客轮沉船事故”救援过程中,作为安徽省救援队伍中的一员,运用DNA检验技术,及时准确完成可疑遇难者身份鉴定识别工作。危急时刻显身手,遇难者魂归故里,让亲属的悲痛之情稍得慰藉。

“你知道吗?电影原型就是我省刑事技术专家在公安部统一组织下成功比中的!”张科充满自豪地说。

25年前,山东聊城郭某某夫妇时年2岁半的儿子,在家门口玩耍时被一陌生女子抱走,下落不明。寻子之路异常艰辛,公安机关一代代民警始终没有放弃。

2021年1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团圆”行动,旨在侦破拐卖儿童积案,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查找失踪被拐儿童,让爱回家,让家团圆。

公安部将郭某某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组织攻坚。6月,在公安部组织的集中会战期间,安徽省公安刑事技术专家们突破技术壁垒,克服儿童失踪被拐时体貌特征与长大后差别较大的障碍,运用刑事技术最新比对查找手段,成功在河南发现疑似线索并报公安部组织核实。根据公安部指令,河南公安机关采集相关人员DNA信息进行复核检验,确认即为郭某某夫妇被拐多年的儿子。

离开25年的“宝宝”回家了。

离散25年的家庭终获团聚。

团圆行动,物证处着力开展涉拐失踪人群摸排、涉拐基础信息收集、DNA数据采集比对,应用DNA亲缘鉴定、人像比对等先进技术,全力查找被拐失踪儿童,帮助多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梦。

在团圆行动中,还有一个与“生命赛跑”的故事,在江淮大地传为佳话。

2020年11月,某市公安局收到一个特殊的求助,25岁的白血病女孩赵紫某希望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原来,早在1996年,她被亲生父母送养,但罹患确诊白血病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成为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急需寻找亲生父母进行骨髓移植。

在这场与时间竞速的“生命赛跑”中,公安机关全力以赴,立即采集其血样入库比对。物证处组织警力,摸排采集疑似父母血样,入库比对核查,同时通过社会各种渠道和网络媒体,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千方百计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10日,好消息传来,通过血液比对,确认了其亲生父母身份。

10天后,在北京的医院病房中,一家人终于迎来相别25年的重逢。目前,赵紫某正在积极接受治疗,这次不仅实现了她与家人相认团聚的梦想,也重新点燃了她对生命的希望。

2

电脑前的王年松抬起头,揉揉酸胀的眼睛,仿佛从神秘的森林穿越而来。这位年轻的声像科长是蚌埠人,身材高大,朴实沉厚,总是带着谦逊的微笑。

依托“中国声谷”,联合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科大讯飞,全国公安第一个智能语音技术实验室创建已有十年。

十年磨砺,铸就公安刑事科学技术的一柄利剑。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根据犯罪行为产生的“电子痕迹”,现场勘查随之延伸到网络虚拟空间,抽丝剥茧,寻踪觅迹,让隐藏在代码背面的“幕后黑手”无处遁形。

2021年4月26日,市民霍女士与“男友”在某匿名社交软件上结识,她按对方指导网上“投资”赚钱,却在一步步的操作过程中陷入电信诈骗的圈套,最终以“杀猪盘”的方式被诈骗25万余元。

接到报警,一场博弈迅速展开——在海量数据和代码中,找到信息源头是破案的关键。

物证处新型案件专家组,从霍女士“男友”的社交软件账号入手,分析研判,顺藤摸瓜,迅速将账号实际注册人贺某抓获。但审讯时贺某交代,社交账号已被他在“赚钱呗”App上卖掉了。

而让人不解的是,“赚钱呗”是在手机应用市场正规上架的软件,下载用户数量众多。办案民警下载安装这一App,并未发现异常。

怎么回事?民警纳闷:“里面就是发布正常任务的界面,比如有人发布辅导孩子作业的任务,有人就会来接任务赚钱,跟贺某说的不一样。”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物证专家从代码层面勘查犯罪分子留下的证据,通过技术手段对案发现场进行重建与还原,逐步揭开嫌疑人的画皮。

原来,“赚钱呗”App平台设有两副“面孔”,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到夜晚就会自动“变脸”。“白天是正规的界面,不含买卖账号类内容,但到了晚上设定的时间段,就会跳转至含有买卖账号类任务的界面,以躲避相关审核监管”。

这一黑灰产业链环环相扣,存在着平台开发运营团伙、收购买卖各类账号的“号商”、专职维护平台的技术支持团伙等众多从业者。

2021年8月底至11月,专案组奔赴深圳、东莞、长沙等10余地开展收网行动,抓获25名犯罪嫌疑人,打掉涉案App平台18个,捣毁黑灰交易平台4个,对10余万个涉嫌非法交易的个人网络交友账号进行封号处理。

电信网络诈骗领域广、手段新、危害深,涉及日常生活诸多领域,投资理财、相亲交友、网络购物类诈骗占到近一半,尤其是跨境案件,往往被骗群众多、涉案金额大,不少是老百姓的养老钱、看病钱、求学钱。物证处审时度势,识变应变,带领全省刑事技术队伍学网、懂网、用网,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型升级,全链条支撑,侦防电信网络诈骗,还网络天地一片清朗。

3

哄老婆,是物证处民警必过的“科目”。

家中老人、孩子交给谁?是绕不开的现实问题。

“专家,就是专门不在家。”陈林自我揶揄。虽对职业无限忠诚,但对家人却有无尽的愧疚。他说为人夫、为人父,他都不合格。平时无暇顾及孩子学习、生活,就连节假日和女儿的约定,也经常因为工作而失约。更是无法跟妻子分担繁重的家务,在妻子患急性胰腺炎三次住院治疗期间,也不能完整陪护在病床边。

陈林通知下属出差,第一句话永远是:“你跟爱人解释一下啊!”他家进门的鞋柜上放着台历,他出差不在家的日子,女儿都用红笔圈起来。每次外出办案回家,女儿都会拿着台历罚款,一个红圈二十。不多,一包香烟钱,赶紧掏!年均出差200余天,最多一年出差270多天,“血淋淋”的台历,不敢直面。

“罚款塞进储蓄罐,三十多年下来,少抽不少烟,倒是给女儿攒下一笔可观的教育基金。”陈林风趣地说。

在现场勘查、检验鉴定、侦查破案第一线,要冒着严寒酷暑,风吹雨淋。如果是高度腐败的尸体,那种恶臭令人难以忍受,自然对人体有害,有时死者生前还可能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更是对身体有潜在危害。

危险!当然。可你不上谁上?

脏累苦不是大事。与危险擦身而过,淡然一笑。

心底的疼是满腔热忱不被理解,甚至被曲解、误解。

每一项检验结论,对案件的定性和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法医临床检验、骨龄鉴定、病理检验、物证检验,到痕迹检验、毒品检验、毒物检验、微量物证检验、文件检验、声像鉴定,无论是常量还是微量、有形还是无形,不管是活体还是尸体、是人体还是物体……案件当事人都期望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鉴定结论。而情况是,各方利益不同,总有一方不服。人身伤害案件损伤程度鉴定,因当事人双方利益需求,极易产生对鉴定不服需要重新鉴定、复核鉴定甚至引发上访事项。

最大压力就在于此。有些群众由于认识问题,对检验鉴定不信服,甚至指责、辱骂。还要法医们除了严格、公正、科学、准确作出鉴定,同时耐心做群众工作,让他们放下成见、放下包袱、放下顾虑,维护法律尊严和群众的合法权益,提升执法公信力。

4

和男民警一样,警花时常值夜班,出差顾不上家;与家人聚少离多,说起孩子,觉得更多的是亏欠。

工作干好,家庭不乱,女警更得内心强大。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廉晨思,刚刚荣获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作为声像检验科副科长、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她可是闻名遐迩的“女状元”。她在2019年首届全国公安刑事技术“双十计划”创新大赛中斩获金奖,在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技能大赛决赛中,获得个人项目第一名。

在日常工作和实战磨炼中,廉晨思总结提炼出一套听、看、比相结合的检验鉴定工作方法。从警9年来,先后受理各类案件300余起,对1000余份检材开展检验鉴定,出具鉴定书240余份,为打击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21年6月,在一起刷单返利诈骗案件中,在她的指导支持下,最终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串并案件百余起,为群众挽回巨额经济损失。

理化科科长祁秋景,说话轻声细语,清秀的眼睛总带着笑。她工作也是蛮拼的。

2018年6月30日,某县一村民家中厨房发生爆炸,户主当场死亡。据调查,当日清晨,其妻在自家菜地捡回白色塑料袋,内有透明玻璃瓶子,户主将其带入厨房后不久发生爆炸。由于案件现场损毁严重,现场有价值物证较少,检验条件较差,没有有效线索支撑,急需解决炸药成分和引爆机制的问题。省厅由法医、微量物证、痕迹、声像专业组成的专家组,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勘查勘验。理化实验室的“半边天”祁秋景、李婧,加班加点对所送微量爆炸残留物进行检验,通过科学分析,成功解决了爆炸物种类、炸点位置、引爆机制等专业难题,为事件定性、破获提供出科学依据。

祁秋景的生活被繁忙的工作填满。在涉毒疑难案件现场,在重大疑难案件毒物毒品检验以及微量物证检验中,总能看见她和同事们忙碌的身影。

接受采访过程中,她也不忘主动宣传新型毒品防范。

物证处的警花就是这样:拼搏式工作,加班式生活,觉悟式坚强。一般人大多看到那英姿飒爽,艳羡那光鲜靓丽,却很少知道她们,为工作和家庭的辛劳付出。

5

我的案头放着一本厚厚的书:《幸存者》(典藏版)。那是法医秦明题签赠送的新著。

2005年夏,秦明和王林涛肩并肩走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校门,一起到物证鉴定管理处报到的。初出茅庐,认为省厅就是坐办公室,想不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工作上,他们俩,还有大个子赵欢,经常一起出差。每有命案发生,法医、痕检、物证检验,三驾马车总是绑在同一辆战车上,合成作战的威力。他们戏谑,比和老婆待在一起的时间还多。

87后赵欢也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毕业,如今已成长为痕检科副科长。他对2010年的元旦之夜终生难忘。那天出差刚到家,本想和家人安心过个节,包还没放下,电话就追过来,立刻提包又上路了。

原来,某县一位山里妇女,患有长期抑郁症,她带两个孩子去镇上买衣服,银行卡被吞了。排队取出卡,发现卡里没钱。想不到就这么个事,最终酿成一件人间大悲剧:那妇女竟然杀死自己的两个孩子,随后从桥上跳河自杀。

次日早晨出殡,必须赶在出殡前进行法医尸检。天下着大雪,树林里的野狼眼泛绿光,嗷嗷嚎叫。车开到山脚下不能往前开了,又换成“小蹦蹦”,那妇女家还远在另一座山的半山腰上。零下十几度,就在农家场地上生一堆火,作照明用,也暖和一点。只能蹲在地上解剖,时间久了,双腿发麻受不了,干脆跪在雪地里干,直到夜里两三点钟才完工。秦明的鼻涕冻成冷棍。赵欢冷得发热,是“热幻觉了”,工作结束,上到空调车后越来越冷,过了很久神经才恢复感觉。

95后袁逸婷聪明活泼,笑起来有些淘。袁逸婷刚到物证处的时候,正好碰上备勤。那段日子,经常忙得连轴转,连续60多天,每天到夜里10点才能回家。“纪律队伍,服从命令,个人问题放一放。”她理所当然地说,全然不见她这个年龄段的机关女孩子身上常有的娇弱之气。

物证处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奔波于各类案发现场、埋头于实验室,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放松任何工作标准,孜孜以求,探寻事实真相,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书写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