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老年人最有发言权。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提高老年群体生活水平。近年来,大渡口镇聚焦暖民心行动,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大民生问题,让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把实事办到老年人心坎上。
完善基础设施,以设施升级提高“为老”服务品质。目前,大渡口镇建设老年食堂4个,已运营的是渡口社区老年助餐点,位于建设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面积约200平方米。大公馆社区、新桥村、敬老院等三个助餐点还在进一步建设完善。加强大渡口镇老年大学建设,共成立了19个镇村老年大学,做到了架构搭起来、牌子挂起来、教师聘请来、学员招进来、课程设起来,当前还在不断扩大规模、健全学科,完善设施。另外,各村(社区)均配备健身设备和休闲场地,老人在家门口便能找到健身场所,为日常的闲暇时光增添了一抹亮色。
真心实意付出,以服务下沉深化“为老”服务境界。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在春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高龄老人走访慰问。针对社区老年人比较多的特点,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渡口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创建“桑榆关怀”社区党建项目,同步成立5支“灵素健康队”,满足社区老年人就医治病的需求。
树立时代新风,以文明实践提升“为老”服务实力。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全社会养老、孝老、敬老事业的重要抓手。历时5个多月,总投资约60万元,配备本土文化类、历史类、儿童类、艺术类等图书7600余册,打造“15分钟阅读圈”滨江书舍为老人提供了文化的“新场所”、生活的“新选择”、阅读的“新体验”、交流的“新平台”。同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时清运垃圾,并联合志愿者向老年人宣传垃圾分类观念;定期为老年人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提升老年人的自我安全意识。对独居、空巢、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老年人上门检查家用设施,排除安全隐患;积极开展文艺联欢活动,以文艺演出等形式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下一步,大渡口镇将继续秉承养老服务的优势,进一步开拓优质资源,着力完善服务平台、创新医养结合、优化“为老”服务,突出改革导向,强化创新引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养老服务典型,推动全镇养老服务多元化供给、多层次构建、高质量发展。(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