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进一步加强公路安全管控、净化公路交通秩序,有效防范化解春季公路突出风险隐患,3月份以来,泗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采取落实强化路面管控、隐患排查治理、违法劝阻劝导、信息精准推送、上门宣传提示等举措,持续开展公路交通安全“春季守护”行动,切实筑牢群众安全出行防线。
强化路面管控,保持高压态势。大队针对春季务农务工出行、学生上下学、旅游踏青出行增多,机动车违法行为肇事肇祸风险增加的特点,强化研判分析,深入梳理辖区重点车辆违法特点与规律,科学调整勤务部署,把整治重点放在傍晚、夜间和凌晨三个时段及周末、重要时间节点及节假日,充分依托辖区检查执法服务站及在重点路段增设的临时执勤点,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网约车、面包车等重点车辆,严格落实线上线下结合的巡控查控机制。行动中,大队联合辖区派出所中队,以酒驾、醉驾、毒驾为重点,同步查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对于货车超限超载特别是“百吨王”严重超载违法行为以及非法营运“黑头”车辆,大队联合县交通运输部门共同整治,健全联合执法查缉、案件移交处置、信息通报共享等工作机制。
强化源头治理,消除风险隐患。大队结合推进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对辖区2条国省、6条省道及县乡干道,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安全隐患突出点段的治理项目,深入展开排查,研究制定有效的隐患治理措施,推动系统增设和完善标志标线、在路侧险要路段增设警告标志、减速带、护栏等安全设施。针对春季踏青旅游活动增多的特点,大队及时深入排查景区周边道路风险隐患,推动相关部门增设安全防护和停车管理设施。对于春季团雾大雾高发、路面湿滑等隐患,大队采取警车引导、间断放行等措施,确保车辆安全畅通。为确保师生安全,大队在加强护学岗建设的同时,加强学校周边道路和校车、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严禁学生乘坐超员载客、非法营运车辆以及轻型货车、拖拉机、三轮车等非载客车辆。
强化农村管理,延伸整治触角。大队针对农村公路面广线长、警力少的实际,采取所队联合、所所联合的方式,严管严查酒驾醉驾、农村“双违”、电瓶车和摩托车骑乘多人等突出违法行为,同时,紧盯春耕备耕时期集中务农务工出行风险,加大早晚重点时段路面管控力度,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对重点车辆、重点违法进行精准查缉。加大违规占用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及时报告党委政府、通报相关部门清理整治农村各类马路市场,紧盯赶集赶场、婚丧嫁娶、庙会活动、上坟祭祖等重点时段路段,加强源头信息摸排和提示提醒劝导,严防出现违规占用公路影响交通安全的问题。
强化客货监管,防范运输风险。大队进一步强化客货运车辆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深化轻型货车“大吨小标”治理和货车超限超载治理,对路面检查发现的非法改装货车一律责令恢复原状。联合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对辖区高风险重点运输企业进行全面深入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对单限时销号,对问题突出、长期“戴帽”的高风险“两客一危”企业开展一次集中约谈提醒,对安全生产和管理制度严重不落实、隐患问题不整改的企业,推动有关部门依法处罚整顿。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大队充分发挥各类传统媒体、新媒体渠道作用,精准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春季守护行动的良好氛围。同时,大队还在公路沿线LED显示屏、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行政村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滚动播放和张贴“春季守护行动”主题标语。组织民辅警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电影下乡等“送法”活动,在乡镇社区广场、公路穿村过镇路段等人流车流密集场所设置宣传咨询台,向过往群众宣讲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及春季出行安全注意事项等法律法规,并通过手机短信、“双微”、农村“大喇叭”,平台等向交通参与者精准推送安全驾驶安全常识,引导群众合理、文明、守法、安全出行。(刘永 记者 江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