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记者随第四采访组来到池州市贵池区涓桥镇紫岩村,走进池州市贵池区“美丽庭院”示范户,切身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展现全国文明示范村相貌。
“美丽庭院”扮靓文明示范村
贵池区涓桥镇紫岩村党支部书记洪昌武介绍,现在村民们不仅关心公共人居环境,还热衷扮靓自家的庭院,村庄的环境越来越好。2022年全村共有5户农户家被评为贵池区“美丽庭院”示范户。如今,“共建美丽庭院,同享美好生活”成为紫岩村所有人的行动自觉,大家以小家之美助推人居环境提升,让村庄变得更美更宜居。
据悉,涓桥镇紫岩村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工作,文化大舞台、村庄景观节点陆续建设。去年8月份以来共投资300余万元,全村改造有碍观瞻围墙1400余米,拆除无功能房屋180平方米,打造美丽庭院3处,还新建了便民生活超市、健身广场等,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广大村民“讲文明树新风”的意识在潜移默化的行动中显现出来。
每天上午,年近七旬的陆根保都身着红马甲,穿梭在村道上,认真清理路边杂草及白色垃圾。紫岩村像陆根保这样的志愿者共有近300人,引领所有村民积极参加村里的公益活动。涓桥镇党委书记胡士珍告诉记者,他们镇内设置了志愿者服务积分制度,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会累计积分,到年底时可以在志愿者道德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为了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文明乡风,涓桥镇以网格化治理为抓手,通过层层把关,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向好。通过志愿者道德超市积分,全镇去年共兑现积分20万余元。
“孝老爱亲”造就家乡新风尚
“孝老爱亲”在紫岩村有着浓厚的氛围。村民陈春英的婆婆身患重病,因爱人和公公常年在外,她独自照料婆婆多年,从未有过怨言,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的婆媳关系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多年来,紫岩村涌现出了丁美珍、梁艺兰、胡桂花、纪桂兰等一批“好婆婆”“好媳妇”,她们身上的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又推动全村形成孝老爱亲、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胡士珍介绍,镇里会在村里的乡村大舞台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称号评比活动,让村里向上向善文化深入人心。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该村搭建起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乡村大舞台,不仅开展文化下乡、文艺演出、免费放映电影等活动,还会组织一些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平台。“作为村民我也感到很自豪,只要出去逢人就夸我们家乡的好景好文化好建设,很欣喜现在的乡村变化”。
“老有所养”让村民有归属感
记者在涓桥镇涓桥村了解到,该村70周岁以上老年人186人,60周岁以上低保20人,特困供养人员7人。如何能做到“老有所养”,是村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胡士珍介绍,该镇以孤寡、高龄、空巢等老年人为重点,在涓桥村利用涓桥小学闲置校舍改造,建设集村级养老服务站和老年食堂功能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站+助餐”服务模式,总体改造房屋近500余平方米,拓宽进出交通要道,院内铺设柏油路,配备监控、网络电视和户外大屏以及户外健身器材。
老年食堂于2022年9月3日正式运营,实行明码标价套餐形式,推出价格不高于10元的“四菜一汤”套餐。涓桥村老年食堂采用“明厨亮灶”建设,严把食材原料关,加强环境卫生和人员健康管理,有餐食保温、消毒、留样等设备,并且严格按照老年助餐服务食品安全工作指引要求,落实“六公示”制度。老年食堂和养老服务站各处均改造安装了便于老人、残疾人行动的无障碍设施,布局合理、干净卫生,每一处都考虑到老人就餐的舒适性和便捷性。同时,涓桥村老年大学也顺利开办,不仅让老年人吃得健康、吃得幸福,也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获得满满的归属感。(记者 张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