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歙县,由于地狭人稠、多聚族而居,崇文重教,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且富有徽州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重点打造文化旅游县城,歙县的徽州年味愈发浓厚,嬉鱼灯、舞草龙、跳钟馗、叠罗汉等各种传统庆新春民俗活动轮番上演。
古城有鱼,其名“鱼灯”。游子千里,灯燃家在。在歙县城南千年古村落瞻淇村,嬉戏鱼灯的习俗从宋代流传至今,每年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八期间,都会伴着热闹的锣鼓声舞着大小鱼灯把幸福吉祥送入百姓家中。古老的传统延续千年经久不衰,让人们真切体会到了徽州“年味”该有的样子。
正月瞻淇看鱼灯成为人们的必修课,每晚六点整,村中大红灯笼一齐点亮,瞬间就感觉年夜的夜幕降临。只见一只只形象逼真的彩绘大小红鲤鱼灯从村中祠堂里游出,形态各异的鱼灯在舞鱼者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穿梭在街头巷尾,伴随着铿锵的鼓点和绚丽的烟花,沿街巡游。大的鲤鱼灯有4到5米长,需要七八个村民举着,沿街边舞边行,或彼此追逐、或相对嬉戏,在村中每一户村民家门前驻足表演,把对新生活的美好祝福送入百姓家门。沿途汇入许多举着手作小鱼灯的村民和游客,笑着、闹着,其乐融融。每个人都挥舞鱼灯,人与鱼灯相互交融,无不折射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
人们举着一只小小的鱼灯置身在嬉鱼的队伍里,追逐着火光,伴随着大鲤鱼灯,在深深的徽州古村落里奔跑、呼喊、追逐、跳跃。看着一束一束的绚丽烟花腾空而起,耳边是锣鼓和喧闹,一瞬间,一切阴霾、烦恼、疾病、忧愁都随着噼里啪啦的炮竹烟火升上天空,消散在黑夜里。
“一定有一些光亮在等着你”,新的一年,一定有着新的开始。(通讯员 胡鸯丹文 吴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