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北市烈山区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通过五措并联化解矛盾纠纷,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
积极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志愿者、乡贤村老等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发挥具有较高群众威望、熟悉本地情况、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优势,促进矛盾纠纷快速准确化解,目前调解专家人才库达60余人。强化司法行政部门与信访部门的沟通衔接,坚持“热心、耐心、用心、贴心、忠心、细心”工作法,制定《烈山区司法前置处理矛盾纠纷和信访工作方案》,推行“司法前置”工作模式,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立烈山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入驻4家常驻单位,18家轮驻单位,实现部门高度集中,调处全程闭环,使中心真正成为矛盾纠纷调处的“终点站”。各镇(办)依托综治大厅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分中心实体平台,综治、信访、司法等部门工作人员进驻,落实“访调对接”和司法前置处理矛盾纠纷工作。
每村居选聘1名熟悉所在村居工作环境、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法律知识水平的人员,负责辖区综治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定《关于村(居)聘用综治司法行政协理员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相关考核办法,定期举办综治司法协理员培训班,切实提高其履职能力和法治思维。三年以来,全区63名协理员共计排查矛盾纠纷130余次,调解各类纠纷7400余件,协助司法所对586余名社区矫正人员、460余名安置帮教对象开展管理及帮扶工作。
在各镇办以及部分村居配备远程视频系统,连线区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引导群众在线调处矛盾纠纷,不仅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法律服务需求,为镇办、村居把好法律关,也能更有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和满意率。截至目前,远程连线咨询、调解200余人次。加强和改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全区村居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并在各村群众聚集处设置法律服务公示牌,内容包括司法所工作人员、调解员、法律顾问联系方式,便于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百姓说事点”建立以来,信息员通过倾听、促膝交谈,第一时间捕捉、收集、反馈各种矛盾纠纷信息及不稳定因素,及时上报镇办人民调解委员会,使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预防和化解。目前已建立70个百姓说事点,今年以来百姓说事点解答咨询1324人次,收集信息805条,化解纠纷628件。区、镇办、村居创建62个百姓说事微信群,提供“7×24小时”法律服务。通过百姓说事微信群,群内成员包括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调解员、村(居)民代表等人员,在微信群转发新的政策法规,接受群众法律咨询,网上受理调解申请等。(黄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