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守护百姓稳稳的幸福
我省公布2022“铁拳”行动第五批典型案例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2-08-15 17:35:34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管好“衣食住行”市场秩序,能够切实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记者了解到,2022“铁拳”行动开展以来,聚焦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铁拳”高擎,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领域违法行为,依法严查生产销售假劣农资、假酒和各类养老诈骗等行为,查办了一批与群众紧密相关、性质恶劣的违法案件,守住了老百姓稳稳的幸福。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公布2022“铁拳”行动第五批典型案例。

制假窝点藏身废弃仓库

偏远郊区的废弃仓库经过重重伪装竟成了制假窝点,恶劣的生产环境下,大量的山寨白酒流向市场。

2月28日,滁州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投诉线索,发现多起涉及销售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牛栏山陈酿白酒”。3月上旬,执法人员先后对8起涉嫌销售侵权“牛栏山陈酿白酒”行为予以立案调查,依法将2名涉嫌犯罪的经营者移送公安机关。同时,该局联合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在湖北武汉、河南信阳两地捣毁制假窝点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查扣侵权“牛栏山陈酿白酒”42720瓶,灌装设备、压盖机等制假设备41件,酒精原料3000公斤,酒瓶、瓶盖、标签等包材87450件。经查,该制假售假团伙产、供、销产业链完整,在淘宝注册网店13个,通过物流发货,案件涉及20个省市157个地市,涉案金额达2100万元。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因李某某、王某某等人行为涉嫌构成犯罪,6月21日,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已将本案移送公安机关。

办案人员介绍,本案被捣毁的2处白酒制假窝点均设在偏远郊区的废弃仓库中,当事人未办理任何证照,生产环境恶劣,此种制假售假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和正规厂家的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到正规商店购买商品并认真查看外包装上的标识,发现问题及时拨打12315举报投诉。

厂家直销实为假劣化肥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生产销售假劣化肥不仅给农民造成财产损失,更严重威胁粮食安全。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管部门始终保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高压态势,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3月28日,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管局在农资打假行动中发现秦某等人涉嫌销售假劣复合肥线索,经抽样检测,标称总氮含量≥17%的复合肥,实测值仅4.1%,远低于标准要求。

3月31日,该局依法对秦某等人销售假劣农资的行为进行查处。调查发现,今年2月、3月期间,秦某等人打着“农资下乡 厂家直销”的旗号上门推销标称山东省某化工总厂生产的复合碳酶功能肥料,在池州市贵池区等多地销售209余吨,价值68万余元。经查,秦某、李某、张某等 40余人的生产、销售伪劣化肥团伙分工明确,其中秦某负责雇请他人冒充农业技术讲师授课和销售,李某负责公司登记,张某负责印制包装袋、联系河北4家工厂生产并伪造检验报告,其他成员联系农户参加集中培训。

因当事人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贵池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经公安机关初步查实,秦某等人在山东、河北、安徽等地销售伪劣化肥,总价值3100余万元,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老年托”精心上演“调包计”

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识骗防骗能力不足,往往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获取非法利益的突破口。

7月5日,根据群众举报线索,黄山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执法人员,对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天盈财富广场的展销会摊位进行检查,发现方某某等人经营的2个摊位涉嫌存在采用“调包”方式销售中药材的行为。经查,方某某等人在展销会现场以“老年托”假装购买石斛骗取老年人信任,诱导现场老年人购买石斛等中草药材后进行免费代加工。在加工打粉过程中,方某某等人使用改装过的机器将事先准备好的廉价粉末替换掉老年人购买的中药材。

经初步调查,方某某等人违法销售额达14.8万余元。因方某某等人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已涉嫌构成犯罪,黄山市市场监管局将本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这些不法分子以老年群体为重点对象,借免费打粉、以次充好、虚假交易等方式,向老年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市场监管部门将深入推进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