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在哪找警察最方便?
“轻点手机,上一秒提问,下一秒回答,轻松找到民警。”移动式找警,在铜陵成为了现实。
“@家丰,哪里可以补办身份证?”“@王家丰,我有个租房纠纷,能不能请您给想想办法?”……
7月15日,铜陵市公安局铜官分局石城路派出所学苑社区民警王家丰的微信里陆续收到居民的疑问。在这里提出问题,都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解答。
“有困难找警察。”如今,在铜陵越来越多的市民遇到急难愁盼的事,点击手机,通过平安微信群,就能最快找到依靠,寻找最佳解决途径。
亮身份、照片,公布电话号码,展示微信二维码……作为社区民警的王家丰每进一小区业主群后,第一件事就是向群友们表明身份。
有了独特的自我介绍后,他还不忘记加上一句话:“有困难@我,有疑问加私信,有难题帮解决。”
一番开场白后,群友纷纷点赞,工作也随之开展起来。
“这一做法的开端要从2019年9月说起,那时我从铜官山派出所人东社区警务室调到了石城路派出所学苑社区警务室,因为辖区高校、居民小区多,各类治安案件时有发生,治安秩序存在不少问题。”问题摆在眼前,怎样解决是关键。王家丰想到近年来手机微信这一便捷途径。如果辖区内每户至少一人“进群”,那么“指尖警务”就能全面覆盖,在这里提供线上线下双重服务,有问题随时在群里“@家丰”来反映,寻求帮助;他也可以在群内发布反电诈、防盗安全知识等,在做好矛盾纠纷化解的同时改善辖区的治安状况。
虽说这并不是新奇特做法,但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每周治安通报及时发送,让辖区居民防患于未然;邻里有纠纷,收到消息后,及时赶赴,让矛盾纠纷及时消弭于萌芽状态;遭遇电信诈骗,群里呼叫,民警帮你辨真伪;群众有困难,第一时间呼叫,民警第一时间帮助……
就这样群多了,工作效果也显而易见。目前,王家丰所在的学苑社区警务室已进入所有小区、企业、学校、医院微信群,覆盖率达到100%。各类案件发案数也得到大幅度下降,据统计,2019年辖区诈骗发案数为39起,到2022年7月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案数4起,下降率为85%。同时,成功阻止电信网络诈骗15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约300万元。民警在辖区居民微信群中,接受居民之间纠纷化解数约60起,咨询公安业务数150起。
随后,这被铜陵公安称为“微信找警”的工作法,也逐渐在全市推展开来。
推广之初,民警也有些顾虑。来自铜陵市公安局义安分局东联派出所民警汪华告诉记者,刚开始担心会不会有群众在下班或者休息的时候联系他,影响民警的正常生活。但自从2021年4月,组建平安微信群,他对“微信找警”工作法有了新的认识。
“我先后加入23个平安微信群,通过一年的实践,发现通过手机号码直接找其咨询的人并不是很多,大部分群众还是通过平安微信群在工作时间联系。在工作中,通过修改群昵称这一小举动,在推送相关信息时,无形中将一张电子版的警民联系卡发放给了社区的群众,拉近了距离,方便群众及时联系我,相比较传统警民联系卡,这也更易于保存。”汪华说。
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才能激发基层活力,提升治理能力。铜陵公安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在解决百姓新矛盾新问题中寻找新的理念、思路、办法,创新开辟“微信找警”新路径。如今,“微信找警”已在铜陵全市公安机关推广,包村民警、社区民警、驻村辅警共参与建立平安微信工作群1750余个,开展预警信息“云宣传”、公安政务“云服务”、矛盾纠纷“云调解”、意见建议“云收集”等工作。
短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贵在创新。“微信找警”一个看似简单方便的举动,却有效杜绝了一些群众“怕麻烦”不愿意来警务室、派出所的顾虑,减少了群众“跑腿”奔波,形成了“人在微信群,事在线上办”的简洁模式。
同时,通过“云宣传”“云服务”“云调解”“云搜集”,方便了民警在线查找警情,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摇篮之中。正是这“百姓找警”“警察找警情”双向互动的过程,下好“绣花功夫”,打通了警民联系的“最后一米”,确保群众生活的“微痛点”及时疏散、不再扩散,真正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记者 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