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阜阳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等7部门,参照省暖民心行动方案主要内容,结合阜阳实际,进一步细化制定就业促进、“新徽菜 名徽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口腔、安心托幼、快乐健身、便民停车、放心家政、文明菜市、老有所学等10项暖民心行动具体实施方案。
该市民政部门负责人董冰就老年助餐服务项目进行了详细解读。为进一步提升全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阜阳市民政局牵头起草了《阜阳市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据了解,阜阳市是人口大市,现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0万人,随着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加之该市青壮年人口流出较多,居家养老基础不断削弱,老年人用餐难问题日益凸显。经过前期调研摸排,从需求端看,目前全市有助餐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9%左右,约40万人,其中城市老年人约16万人,农村老年人约24万人。从供给端看,全市现有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76个,加上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提供的助餐服务,可满足约4万老年人的助餐需求,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同时,从调研情况看,该市老年助餐服务除供给总量不足外,还存在供给结构不优、供给质量不高,支持政策不完善,各类服务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
阜阳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把关定向、部署推动全市老年助餐工作,切实加大老年助餐服务能力建设,逐步解决老年人面临的用餐难问题。
该市将采取总体安排、分步实施的方式稳步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2022年,全市建成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302个,农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282个,助餐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不少于20万老年人的就餐服务需求。2023年,考虑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助餐需求的增长,新增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94个,新增农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169个,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的积极性,实现老年助餐服务更加便利。到2025年底,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城市社区按照10分钟就餐服务圈合理布局,农村优先在留守老年人多、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点,合理规划布局老年助餐服务设施。依托现有存量设施资源,通过新建、改建、整合、增加助餐功能等方式,推出一批标准化的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大型连锁化餐饮企业运营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开办老年餐桌等。扩大农村老年助餐服务供给,通过依托存量设施建设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或采取邻里互助、亲友帮助等多种方式提供助餐服务。认真落实老年助餐工作指引,严格执行老年助餐服务规范和标准,提供符合老年人消费习惯和营养需求的助餐服务。依托“皖事通”平台和市县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居民服务“一卡通”(社会保障卡)等载体,实现统计、结算、管理等信息化,实行区域内通用。拓展老年食堂服务内容,让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在非就餐时间同时成为“书桌”“茶桌”“棋牌桌”。开展常态化联合巡查、加强日常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参与送餐服务,特别是在社会化送餐服务比较完善的城区,没必要再耗费人力物力自建一套配送系统。探索发展“移动型”助餐服务。加强疫情等特殊情况下老年助餐服务保障。
同时完善支持政策。一是在资金保障渠道上,通过“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志愿做一点”的多方支持方式,建立多元筹资渠道。二是在一次性建设补助上,省级对新建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原则上分别按照10万元、3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不足部分由市、县(市、区)分担。对餐饮企业设立老年餐桌、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等,各地也可以根据其建设成本给予适当补助。三是在运营支持政策上,对老年助餐服务机构的运营,各地可以根据服务人次给予一定的运营补助或综合奖补。对符合条件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无偿用于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在社区提供老年助餐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享受居民价格政策,对享受价格优惠政策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实施清单制管理,市、县(市、区)民政部门核实并确定清单,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并严格监管。四是在就餐补助政策上,根据老年人经济困难程度等情况可适当给予就餐补助,并在老年人给付就餐费用时自动扣减,补助范围和标准由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研究确定。支持各地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发放老年助餐消费券。
此举旨在最大限度汇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公益慈善等各方资源,最大程度提高老年助餐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最大努力回应老年人的急难愁盼,用一餐饭的暖心温度,换来老年人的幸福时光。(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