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北提起杨莉,用“如雷贯耳”来形容,并不过分。市民记得,当年杨莉在河南卫视《梨园春》舞台上,过五关斩六将,夺得三连冠擂主,为安徽淮北人长了脸、争了光。杨擂主模样好,心眼更好,把擂台赛的奖金、奖品全捐给了老人福利院和聋哑儿童学校,义演也没少出场。被评上“淮北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选为市政协常委,也是绞起辘轳见了桶——顺理成章的事儿。
只是后来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绷紧了人们的神经,过去的许多事情撂一边去了。当疫情缓解,天空呈现蓝天白云,人们长舒一口气再次唤醒储存,才突然想起咋没有了当年唱大戏、名震半个大中国的杨莉消息。人们在相互打探,当年擂主今何在?演艺圈演绎过“出国潮”,莫非也远走高飞?
其实,杨莉并没有走远。为了便于拜师求教和参加《梨园春》组织的活动,她把家搬到郑州。疫情蔓延,演出按了暂停键。小区封闭,足不出户的杨莉有了更多时间思考:八项规定出台,公款聘请演员办的演唱会减少了许多,这次疫情的出现,毫无疑问,今后登台机会会更少了。荣誉称号再多只能属于过去。人生追求不能停步,荡起的小舟怎能搁浅!
杨莉的家乡萧县,是出了名的中国书画之乡。青山绿水曾孕育出同杨州八怪齐名的龙城画派。之后百余载名家辈出,王子云、刘开渠、萧龙士、王肇民、朱德群、刘惠民、欧阳南荪、刘梦笔、冯雨村、吴燃、卓然、郑正、阎梓昭名声远扬。耳濡目染,杨莉扎羊角辫时就对书画艺术有着无限向往。后来到了淮北,当过商店营业员,开过酒馆,闲时喜欢涂抹,命运爱捉弄人,但不乏公平,关上一扇门,常常在你不经意间突然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演出不成,我何不可操画笔,去描绘另一条精彩人生之路?”
“哎呦,你奔五的人啦,画画可不是一般二般的人玩的。”有着高级教师职称的父亲,心疼女儿曾为唱戏付出得太多,想让她过些安稳的日子。父亲说,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临终前嘱咐妻子廖静雯,孩儿们将来学什么都行,不要学画画。丹青之路犹如蜀道之难。古往今来,涉足画坛者繁如银河,卓然成大气者却寥若晨星。女儿回答:“人生的河流,只有遇到暗礁才能激起美丽动人的浪花。黄公望知天命之年才学画画,却没有影响他84岁时创作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木匠出身的齐白石53岁北漂,后来成为一代宗师。”杨莉要学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认准的路,风吹不动,浪打不回。
出发选择在春天。杨莉有画画基础,经过一番操练,用笔、着墨、着色犹如戏台上花木兰耍花枪样自如。决定北上京城。那里不单单是国家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文化艺术家的摇篮。高起点才能有高回报,她报名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深造。开课头一天,环视周边同学多是90后、80后。其中不少人就读过美术专业,还有些人的作品参过大展,已小有名气。差距,如国画上黑白色一样显而易见。但杨莉觉得自己有自己的优势:物艺相通,戏曲唱腔有委婉高亢,高中低音,国画讲究用墨浓淡干湿,而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讲究神韵。只要有毅力,急起直追,年龄不是问题。距离可以缩短。
上课杨莉来得最早。晌午,同学们回家、回宾馆进餐休息,她自带午餐,留在教室写画。傍晚下课,她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一天傍黑,同学们陆续下课走光了,杨莉独自一人沉浸在笔墨的美妙旋律之中,画呀画。一幅《多彩荷塘》落下款己是午夜时分。走出教学楼,发现白茫茫一片,雪花飞舞。灯光阑珊处怒放的腊梅落了层晶莹剔透的雪,“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她惊喜地掏出手机,忙拍下来留作临摹。手机放入包里,觉得肚子在呼喊。这才想起,方便面忘了吃。第二天去学校的路上,《梨园春》大赛相识的姐妹从郑州打来电话,星期天有场义演。杨莉顶着星星去,载着月亮归,一堂课也不愿耽误。
假如把艰难的求学算作为杨莉丹青之路经受考验的话,那么,只能说考验才刚刚开始。沉浸儿女事业丰收喜悦中的八旬老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挟裹而去。杨莉10多岁时,父亲为她写《朝阳沟》中《银环下山》的曲子,像拴宝娘盼银环那样,鸡叫三遍未曾合眼。现在,开始人生的第二次长征,求进的路上,父亲却再也不能为女儿鼓劲加油了。雨打梨花,灵前泣告,一定照顾好慈母。万万想不到一年零两个月后,老母亲没熬过病痛袭扰,也随父亲西去。悲痛笼罩着整个家庭。杨莉彻夜难眠,爬起挥毫,艺有所成才是对二老在天之灵的最好安慰啊!只要听说有义卖活动,她都像当年参加义演一样,主动到场,在活动中提高画技,展示才华,实现人生的目标。
寒暑在彩墨间交替。渐渐地,杨莉笔下追求的已不仅仅是画的形式美,而更多的是艺术的本质和格调。一幅作品要主题明确,歌颂新时代,反映百姓改革后幸福生活,描绘青山绿水,人与大自然和谐。接地气,有温度有思想的画才是最好的艺术品。让我们满怀期待和喜悦看看风雨后的彩虹吧:她的作品《紫云图》被清华美院收藏;《秋禽图》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翰墨青州”中国画作品展;《版纳早春》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吉祥草原”中国画作品展;《清音图》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同源中国画作品展”;《墨写家山》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雨花满天”中国画作品展……短短几年间,至少有10多件作品在中美协办的展览中亮相。
今年的5月2日,是值得杨莉永远回忆的日子。当晚8时,虎年全国书画精英作品拍卖会(第十四期)在线直播。这是场高手汇聚的擂台赛,11万人网上观看。万万没想到,杨莉的《双吉迎春》一亮相就被众藏家盯上,几轮竞价,最末被徐州云龙区的杜先生以4800元收藏。画友、票友、众多朋友粉丝打电话,发微信祝贺。杨莉给淮北的朋友圈回复:我在淮北生活20多年,是淮北的父老乡亲培养了我。取得小小的成绩,又给了我那么多的荣誉和鼓励。树再大不能忘了根,多年每次到全国各地演出,参加画展或拍卖,一定介绍“俺是来自安徽淮北的杨莉”。一旦疫情好转,我一定回家乡义演。并献上一幅最美、最大尺寸的画。
(王晨 记者 王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