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肥市蜀山区南岗镇以党建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要务,以“五治融合”为依托,全面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以党建领航为方向 给力平安建设
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镇域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智慧党建为抓手,把党的建设贯穿镇域社会治理各方位全过程。定期召开镇党政联席会议,分析研判镇域社会治理中的重大事项和难点问题,推动党的“神经中杻”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深度融合、互融共促。
二、以资源整合为要务 合力平安建设
聚焦智能化建设。坚持“信息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共享、工作协调联动”模式,依托智慧指挥中心建设,将“雪亮工程”与镇村综治中心协同推进、深度融合,建立反应快速、便民利民的镇、村两级综治中心信息化调度体系。按照“智慧城管”建设的框架,在全镇重点路口、小区出入口植入视频监控,逐步实现镇、村居、小区三级监控资源同步巡视、同步调用、同步联动效能。自去年12月视频监控室建成运行以来,已处置垃圾偷倒车辆13起、罚没款5万元。
聚焦人力资源整合。镇域6村居和相关律师事务所实施结对共建,在借力专业力量的同时,助力有一定威望的志愿者(退休教师、退休干部)加入矛盾调解队伍,通过“专群”结合、赋能矛盾化解。强化重点群体法律援助工作,推进“温暖农民工法律援助”活动,设立妇女儿童维权站、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为涉及妇儿合法权益的案件提供免费司法援助。
聚焦网格化管理。以“网格”为基础、“物业小区”为单位,在全镇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覆盖镇域村居民、多网合一的微信管理群、物业业主群,实现“一网管全镇”。6大网格设置网格员29名。网格员做到“五必清、五必访”,“五必清”,即清楚负责区域“家庭情况、人员类别、区域环境、隐患矛盾、疫情防控”;“五必访”,即必须对城镇低保家庭、易肇易祸精神障碍患者、残疾家庭、重点隐患人员、敏感群体进行走访。截至目前,全镇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办理群众诉求65件,网格员在疫情防控信息报送、调解矛盾、反电诈宣传等方面作用发挥明显。
三、以“五治融合”为依托 助力平安建设
突出政治引领。围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升镇村居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近年来新建村级活动中心4个,在建3个(含工作站1个)。选配乡村振兴党建指导员6名和驻村第一书记1名。
突出法治保障。以《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为宣传重点,通过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发放宣传小手册等方式,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今年以来,以治安管理、民法典等各类普法宣传为载体,不断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全面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突出德治教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蜀山好人”、“道德模范”等创建评选活动,用身边好人好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引导全镇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2020年以来,全镇1人获评蜀山区道德模范称号,1人提名蜀山区第七届道德模范,10人获评“蜀山好人”称号,2人获评“合肥好人”称号,1人获评合肥市“2020年第四季度最美志愿者”、1人获评安徽省“2021年4月月评十佳个人典型”。
突出自治强基。推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以实用性、合法性为导向,对全镇7个村(居、工作站)、12家物业小区开展全方位的《村规民约》修订,全面促进村规民约在新时代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作用,促进镇域精神文明建设。将镇域人居环境提升整治与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激发群众参与家园治理、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商业小区主动缴纳物业(卫生)费机制,着力改善辖区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突出智治支撑。民生“小幸福”,牵引和谐南岗“大场景”,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共用、全程可控”的总目标,全镇共安装摄像头41个,路网公共区域摄像头50个,分别接入公安天网和智慧平台,以智能化为手段,实现辖区突发事件快速跟进、处置。(何宏旭 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