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空就是责任。3月27日,一声令下,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正阳责任区刑警队队长杨元元率领中队辅警龙正汉、陶宏刚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跟随县局抗疫先锋队奔赴八公山乡封控区第一线。
刚到达的几天里,先锋队员们居无定所,不分昼夜的工作,一日三餐在车头解决,困了只能在车里休息。先锋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采取步巡、车巡的方式对八公山封控区进行巡逻。在疫情爆发最中心的行政村,他们三人对在巡逻中遇到有村民穿越警戒区、损毁警戒线、翻越警戒线的现象及时劝阻并进行防疫知识宣传,确保封控区域内的人员严格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做到居家隔离,足不出户。
3月31日,杨元元带领辅警龙正汉、陶宏刚奉命转战 “聚红盛农庄”初筛阳性患者隔离点。报完到,三人未做任何休息调整,立马投入新的工作,对隔离点展开巡控,认真检查隔离区的监控和电子报警设备,发现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就立即向指挥部汇报并进行整改。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公安小组认真学习在隔离区的卫生防护相关操作规定,确保进出隔离区穿脱防护服、对生活区消杀等步骤都严格按照疾控防治要求进行。此后两天杨元元带领队员在步巡时候发现聚宏盛农庄附近农田较多甚至有农户在田间劳作,距离隔离点较近,有安全隐患。三人立即劝说农户马上回家,并将周围的树林、农田甚至是垃圾站臭水沟这些容易被遗漏却可能被误闯的地方统统进行封锁。天气炎热,在厚重的防护服下做好这些工作,大家都浑身湿透,可谁都没有任何一句怨言。
4月4日晚上,杨元元接到上级通知,即将有一位阳性人员要进入隔离点隔离。与其他被隔离对象不同的是该人为寿县某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李某,曾去过凤台县李冲回族乡疫情重灾区,却在返寿后瞒报了这段行程,并多次出入公共场合,导致寿县疫情防控工作陷入被动。上级要求对李某违法行为立案调查,同时要求对其进行面对面审讯,详细询问其返寿后的活动轨迹。
杨元元临危受命,没有退缩,毅然穿上防护服开始了人生中最为特殊的一次审讯。没有讯问室,没有电脑,没有台灯,没有桌椅,只有相距数米的空地,只有昏暗的路灯,只有一个垃圾桶作为审讯桌,唯一的保护就是身上的防护服和脸上的口罩、防护罩。杨元元的口耳被防护装备挡住,只能“声嘶力竭”地重复着问题与回答,戴着厚厚的防护手套,艰难笨拙的书写笔录材料,辅警龙正汉和陶宏刚在一边陪审并举着手机录音录像。最终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审讯,成功固定完证据。审讯结束后,三人又顶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疲惫下做好消杀工作。此时的杨元元已经出现嗓子嘶哑,腰直不起来,拇指保持着拿笔的姿势一时间不能弯曲。
截至4月18日,聚红盛农庄隔离点共有六位阳性患者入住,三人小组时刻保持警惕并圆满完成安保任务。
4月18日,随着寿县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解除封控区和管控区,最后一位隔离人员顺利解除隔离,所有人员迎来抗疫的胜利曙光。杨元元、龙正汉、陶宏刚三人认为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庆幸可以回家与家人团圆:家中独子的陶宏刚,思念着身体不好的母亲和热恋中的女朋友。而龙正汉也日夜牵挂着身患癌症刚刚做完手术的爷爷。警医家庭的杨元元更是渴望着夫妻重逢、抱一抱心爱的稚女……
当晚县防疫指挥部又下了一道紧急命令:淮南市朝阳医院血透室出现一名阳性患者,紧急转运该院 40名透析患者及9名陪护人员至寿县聚红盛农庄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
接到命令后,杨元元三人面对困难,没有退却,再次以共产党员、公安干警的责任感、使命感迎难而上。为确保防疫安全,在污染区进行消杀后,杨元元带队会同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进行检查,补充防疫物资,并联系解决房顶渗水问题,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到位。紧张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三时,杨元元顾不上休息,又会同医护人员连夜制定隔离及转运透析工作方案和值日表。凌晨五时许,隔离区多个房间门磁报警,正欲休息的杨元元通过监控查看发现有多名隔离人员打开房门在交流。经电话询问,原来这些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被临时转运到寿县聚红盛农庄隔离点,很多人不明原因,均出现恐慌,内心焦急,害怕耽误自己的透析治疗。为妥善安抚患者情绪,杨元元逐一电话联系,解答大家的疑问,让患者消除疑虑。最终,在杨元元的耐心解答下,所有人员回到房间耐心等待,此时已是次日上午十点钟。
疫情防控还在继续,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抗疫三人组”还在战位,默默守护!
(许书勤 李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