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和深化教育整顿成果,濉溪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紧紧围绕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立足当前队伍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日常考勤制度为抓手,从严治警持续加强队伍管理。精心谋划,不断规范民警、辅警执法行为,牢固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筑牢了政治安全防线,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深化了改革创新发展,优化了队伍素质作风,推动了业务持续发展,连续两年在全市治安部门绩效考核取得第一。
制度建设“补短板”,瞄准基准点守住最底线。严肃警风警纪,通过重温《人民警察法》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内务条令》《警用车辆使用规定》《内务管理制度》及新修订的“六个一律”等有关法律条令,从民警、辅警履职、廉政、生活、家庭、作风等方面作严格要求,明确工作、生活、处事原则,时刻提醒民警、辅警在执法办案、警务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创新工作管理机制,利用网络建立“家属群”,让民警、辅警家人参与八小时以外管理。有效增强了民警、辅警的纪律观念和规范执法的意识,实现了“零违纪”的目标。
构建作风“新体系”,排查风险点禁越高压线。做到廉洁从政,公正执法,建立队伍分析预警机制,认真开展民警、辅警违法违纪苗头和不良倾向的排查,每月定期分析队伍状况,分析警风警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及时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引导民警、辅警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增强民警、辅警对违反各项纪律的高危风险意识。在队伍管理中,让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大队会议室里以红色、粉红色、蓝色标签标出党员、预备党员、非党员坐席,以此时刻提醒党员民警、辅警要起到率先垂范、模范带头作用,非党员要向党员看齐找漏补差。
日常管理“无禁区”,找准薄弱点守护纪律线。创新工作举措,让每位民警、辅警总结每天工作,汇总出每日工作台账,次日点名会上进行点评,形成人人“找事干”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提高民警、辅警的工作积极性。针对个别民警、辅警在执法方面存在为民理念不牢、责任不强、工作不细、质量不高等薄弱点,班子成员采取面对面的谈心谈话,点对点的帮扶教育。加强业务素质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执法办案水平,有效提升执法质量,守住纪律线。针对办公楼前停车位“僵尸车”的停放严重影响出警效率,规定办公楼前严禁停放民警、辅警私家车,只允许停放警务车辆和临时来队公务车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改善环境“出实招”,助力基本点增强保障线。为缓解工作压力,打造“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和谐警营,让民警、辅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工作,积极培养互相信任、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执法办案团队精神。全面改善办公环境,规范办公桌椅物品摆放,定期彻底清扫内外卫生,使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组织民警、辅警整理办公楼前废弃花园,改造卫生死角建设室外运动训练场,利用单位走廊空余地方摆放健身器材,让民警、辅警在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提高接处警能力水平。
暖警爱警“聚警心”,解决困难点延伸接地线。深入落实暖警爱警措施,激发警营活力,把关爱民警、辅警身心健康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用实际行动做好暖警、爱警各项活动,切实增强了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帮助民警、辅警解决自身存在的困难,制作“治安大队民警辅警困难情况自查表”进行汇总,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临时不能解决的以组织的名义出面想办法予以解决。这些“小举措”让每位民警、辅警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有效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激发了民警、辅警的工作热情。
(朱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