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记者从桐城市残疾人联合会获悉,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省委“一改两为”大会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从残疾人就业、康复、服务等方面多点发力,以真抓实干作风办好民生实事,帮助残疾人通过扶残助残“快车道”实现自身价值,积极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
特色就业“一应俱全”。桐城市残联一直把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工作的重点,经过精心考察评选,指导设立了安庆市县级首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安徽省自力塑业工疗车间,该项目被确定为安庆市工疗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示范点,已开设医疗室、康复室、活动室等功能室,目前已安置14名重度残疾人就业。通过推动劳逸结合的“工疗型”辅助性就业,为残疾人就业者创造出安全舒适的劳动环境,有效解决就业深度困难残疾人就业难题,同时以辅助性就业机构的成立为契机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岗位,助推实现残疾人就业“无障碍”。
系统康复“宾至如归”。根据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桐城市东部新城在建面积达6000平米的桐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目前主体工程竣工验收进入内部标准化建设阶段,预计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能够满足全市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需求。为推动桐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对标省级先进多方调研学习,通过配备专业人才和康复器材等手段不断完善康复项目设置,以期达到为不同类别、不同层级残疾儿童提供全方位康复服务的目标;为扩大残疾儿童救助范围,出台《2021年桐城市困难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将残疾儿童抢救性救助年龄段由“0-14”周岁提高到“0-16”周岁,2021年度188名“四类”残疾儿童进入民生工程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免费适配、发放矫形器或辅具50件次;针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通过个人申请免费为其适配发放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150余件,帮助改善困难残疾人康复状况,提升全市精准康复服务水平,进一步解决残疾人康复难的现实问题,助推实现残疾人康复“无障碍”。
精准服务“授人以渔”。桐城市残联创新“一问、二帮、三送”的服务方式,“一问”问需求,“二帮”帮就业、帮创业,“三送”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找准残疾人群体急、难、愁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办实事、办好事,帮助残疾人朋友更好地适应社会,增强他们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2021年该市残联联合人社部门举办“春风行动”残疾人专场就业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87人;依托社会资源对残疾人实施“菜单式”就业培训,先后培训残疾人200余人次;全面实施残疾人证“跨省通办”;下乡入户为14位行动不便疑似残疾人提供专家上门评残服务;联合市卫健委为残疾人群体开辟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绿色通道”,让残疾人群体及时接种疫苗助力疫情防控;组织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参加全国残疾青少年东奥、冬残奥作品征集活动,其中《命运强手》和《我也行》两幅作品成功入选。惠残措施处处新意透暖意,致力于激发残疾人群体参与社会活动和自主就业创业的热情,营造残健共融、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助推实现残疾人服务“无障碍”。
(通讯员 章倩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