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认真学习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工作,将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夯实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县已建立各类调委会 238个,其中乡镇调委会14个,村居调委会21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8个。2021年元月,全县14个乡镇招聘28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成立“赵宏祥”、“李言修”等个人调解室2个;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优势,成立“乡贤调解室”3个;成立乡村(社区)“两代表一委员”217个。建立诉调对接机制,组织司法行政部冂与县人民法院对接,抽调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县人民法院,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完善“警调联动”工作,已在17个派出所建立了驻所警民联调解室。推行“一组一会”制度,以自然庄为单位,配套组成村民理事会。在沱湖、小圩、双忠庙、申集等4个乡镇13个村试点设立专职理事长,从每个村民理事会成员中推选一名理事担任专职理事长。专职理事长协助村两委开展法治宣传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力度,防控社会风险隐患。开展婚姻家庭纠纷大排查大调解等专项活动。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组织各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重点人群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婚姻家庭、邻里、劳资等矛盾纠纷进行全方位的摸底排查,做到乡镇不漏村(居),村(居)不漏网格和户。重点做好刑释解矫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人群的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情况,防止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对重特大、恶性、群体性和突发性案(事)件信息实行“零报告”制度,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跟踪掌握动态,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高效化解。
集中化解,攻克“硬骨头”。在做好邻里纠纷、婚姻家庭、损害赔偿等常规性纠纷调处的同时,结合疫情防控,开展涉疫情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好因疫情管控引发的矛盾纠纷、因居家隔离观察引发的家庭纠纷、因疫情救治引发的医疗纠纷等,做到主动介入、有效控制、及时化解,防止矛盾激化升级。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本乡本土、地熟人熟的独特优势,对较为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案件,实行人民调解员一对一“包案”负责制,切实使矛盾纠纷调解在当时、化解在当地,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杨庆国 记者 吕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