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病房里的故事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1-03-02 09:30:11

□蒋素贞

对于我,先前这些是个未知的陌生的颇为令人恐惧的区域。谈癌色变!让我觉得癌与死亡相关相联,甚至牵扯到肿瘤二字都很可怕。那是个禁区,是个雷区,是个忌讳,是个能离人越远越好的话题!

谁知我竟中招也成为癌症患者中的一员。第一次走进肿瘤化疗科的大门,心里的恐惧大过好奇,怯怯的,一步一步地前行,甚至不敢东张西望。虽然看起来与别的住院科室并无二样,也是宽敞明亮的走廊,也是医务人员走来走去有序地忙碌着,但开水房前站着的几个穿病号服的人却引起我别样的感觉。其中一个女人,一张胖得不正常的脸一个没有头发光光的头,正兴奋地边笑边说着什么,旁边的病人瘦瘦弱弱却满怀兴致笑着附和。我站住迟疑着不敢前行,紧张得握住身边女儿的手。女儿对我突然停步疑惑不解,问:妈妈怎么啦?我小声说:害怕。女儿猛拽我的手臂走了过去,她反而担心我的异常表现会影响那些人的情绪,那一刻我的心真是拔凉拔凉的。

几天后,带着恐惧带着无奈带着绝望,我住进了这个科室的一间病房,与那些穿病号服的人为邻为伴……

(一)

铁打的病房流水的患者,两张床的病人刚出院,护士小姐就开始整理床铺说又要来病人了。

人还未到声先到:“七号床在哪?我又来了!” 我躺在床上朝门望去 ,一位中年妇女身穿黑色短袄,外衣拉链没拉,露出里面大红的毛衣。她一阵风似的走进病房,饱满的胸部一动一颤,连带她衣领子上的毛也一飘一动。她把挎包往床上一扔说了句:办入院手续把我累死了!说完两条腿搭在对面床边上,拿出一只苹果就啃了起来。

我正要转过身子,门口又进来一位。看上去只有二十几岁的女孩子,打扮挺时尚,口罩下的那张脸看上去不丑,两只眼睛眉清目秀还颇为动人。她悄悄地走到我旁边的病床,把一个大包放在地上,默默地朝我笑了笑。我回她一个微笑正要打招呼,七床突然忽地跳过来朝她喊:嗨,你怎么又来了?女孩转身笑了,答:转移了。又问:转哪儿啦?答: 转肝上了。你呢? 答: 我也转移了,转到大腿根部了。继续问:你几年了?答: 我两年了。你呢? 答:我七年了……老病友意外相遇一问一答,谈病情竟似平日里拉家常,如此洒脱如此随意如此轻描淡写,我却听得惊心动魄!

晚上,病房里老中青三个人躺在床上各自玩着手机,时而那两个老相识还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七床问:“你结婚了吗?”女孩答:“结了,结婚两个月他就和我分了,不是得这病吗?”“哼,我们已经有了孩子,他全不在乎,不也和我离了吗?”……

我不想再听下去,脑海里不停出现命运多舛、雪上加霜这类词,同情?可怜?似乎在这里都不适用,现实已残酷到“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望着灯光下那两个还在聊天的病友,屡遭磨难后的她们好像身上早已披上了盔甲,又好像给自己插上了隐形的翅膀,无惧风雨,依然坚持着继续往前飞!

对比她们,我才知道这个地方没有最惨只有更惨。我想起了一句话: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泪继续奔跑的人。

(二)

这是一对从霍邱乡下来住院的夫妻,男人患癌四年又转移了。几年来他们在从家到合肥这条治疗的路上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可以想见一家人为此又付出了多少!初见时,男人佝偻着身子面容苍老,女人满面愁容却长得端正。我误以为二人是父女,哪知原是老婆陪着丈夫在住院。几日相熟后,那男人说:得了这病我不愿意治,结果老婆孩子都跪下哭着不同意。儿子说你若不治我就再也不外出打工了。这几年儿子辛苦打工挣来的钱都花在了我身上,就为救我的命……我劝慰他:儿子孝顺,这几年最辛苦的还有你老婆,为了他们你要坚持!他红着眼说:我老婆从进我家门没过一天好日子,都是我拖累的!家里老老小小现在就靠她了……坐在旁边的女人先还微笑着,听到这里眼圈一红扭过头起身走了。那男人接着说:医生让我再呆两天观察观察,我吊完药就要走,老婆不同意就跟我吵。多呆一天就多一天的花费,能省就省点了……我哥也得这个病,但嫂子说没钱硬是不让治,怕花了钱还治不好,怕人财两空。后来我哥不就走了吗……说到这里那男人也扭过头去。

次日,男人还是坚持出院了。临走前把脸盆碗筷一些杂物放入一个大包里托给搞卫生的大妈保管,为下次再来作准备。在旷日持久的治疗过程中,在漫漫抗癌的路上,患者与其家人都历经了千辛万苦,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与经济压力,而家庭中的亲情最具力量,它是绝望的癌症患者最大最可信赖的依靠,是其强大的后盾与支撑!家,永远是保护家人的坚固堡垒。

数日后我在看门诊时竟碰到了那男人,他说:老婆在家带孙子,她让我带只自家养的母鸡来谢谢主任……我想起了他的女人,那个衣着朴素个子较高、不离不弃守护着家园的乡下女人!

(三)

夜幕降临,四周楼房已是万家灯火。晚上十点钟正准备躺下睡觉,一对母女走进病房,把提着的大包小包放在空着的病床上,说:刚接到医生通知有床位就急急忙忙赶来了。这位女病友头戴一只漂亮的帽子,脱去漂亮的外套,里面又是一件漂亮的棉袄,看得出她是个颇为讲究的人。女儿帮助收拾好东西就离开走了。那女病友搬只凳子去卫生间换上了病号服。虽然她上身裹件棉背心,但还是看出身体两边有点不同。头上的帽子始终戴着,也才注意到她没有头发的异样!彼此交谈后知道她患了乳腺癌,四个月前刚动过手术,这次来是第六次化疗。她说:每次来我都是来打仗的。我化疗反应特强烈,只三次过后就掉光了头发。药物反应让我死去活来十分痛苦,但我坚持配合医生,我化疗一次打一次仗,我倒看看命运还能怎样我……她的话让我颇感震撼,我安慰她说:你恢复得不错,面色红润胖乎乎的……她打断我说:哪里是真胖?都是用了激素药物的原因。我手术过后还没全恢复,整个手臂木木的没有知觉。左边上身空了,肌肉拉扯着活动不方便……她苦笑了一下,我听得心惊肉跳!

第二天晚上,她早早坐在床上戴着耳机边听边写着什么。我问她:上网课啊?她回答:在上简老师的音乐课。每晚7点到10点我都听课,即使自己唱不好收获也很大。建议你也下载抖音听听课。接着她热情地加了我的微信发给我那个公众号。

第三天晚上她开始了化疗用药。当裹着红色塑料袋的药水瓶挂上吊水不一会,她的脸就变得像猪肝色,人憋得喘不过气。周围人慌忙喊来医生,七手八脚拔下针管又上吸氧机又打了一针,过了好久她才缓过气来。可刚消停一会她又喊来护士小姐为她再接上针管,只不过吊药水的速度放慢了、慢慢的了。那天晚上折腾了一夜,直到次日早上五点她才吊完该吊的药水,完成她最后一次的化疗!

当天上午她就要急着出院,她说,要赶回家和女儿和养的小狗一起欢度新年的第一天。她重又换上漂亮的衣服,提着大包小包,与病友们互祝新年快乐,出院走了。我望着她的背影,不自觉地冒出一句:你真是打不死的小强!

次日,我在微信上收到她发来的命运交响曲。那一刻我被她感动。命运辜负了她,她却没有辜负命运。她乐观向上积极勇敢,在疾病面前永不言败,怀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鼓足勇气砥砺前行!原来苦难也是一笔财富。她,给我上了一课。

(四)

“没有这个女婿我早就没命了!”这位来自江苏的79岁老病友说了一次又一次,让我想起了祥林嫂。

老人已是胃癌晚期,这次住院是今年第11次化疗。似乎早已习惯了化疗的流程,无论打针还是吃药甚至在吊化疗药水时,他都十分顺从,默默地一声不响,连个呻吟声也不发出来。连着三天守在他床边的中年人也很少说话,只不时起身,或询问老人或喊护士或举着吊瓶扶着老人去卫生间……看来他也习惯了陪伴病人的全套服务!

晚饭后病房里结束一天的忙碌治疗,病友们才有心情聊起天。一直沉默的老人开了腔:那是我女婿,没有他我的命早就没了!(又是这句话开头)我的病是晚期不能动手术,女婿花了很大代价到处求医,还请了几个专家会诊,后来就来这儿做化疗了。女婿在合肥做房地产生意,很忙,但每次化疗都是他来伺候我,比儿子还上心……当年他和女儿谈恋爱,周围的人都不同意,认为门不当户不对,但我坚持下来。我喜欢这孩子人品好靠得住,现在不就验证了吗……看得出老人很得意自己的眼光准确,我们也夸他有福气。老人又接着说:人的感情不一定在乎有没有血缘关系,他不是儿子胜似儿子。连续11次化疗他次次都来照顾我,女儿要来他都不同意。这辈子能成一家人就是缘分!到年底我还有两次化疗,他很忙,可他还是坚持要陪我……明天我出院,他还要接我去他家。元旦假期全家15口人还都要到他家团聚呢……老人说着兴奋起来,满脸洋溢着幸福。

一个身患绝症的老人,面对人生去留如此淡定,却念念不忘世间真情。翁婿之间知恩报恩的这份情缘让人唏嘘,而耄耋老人知福惜福对美好生活的那份热情也让人颇为感动。重疾染身,命运似乎亏欠了他,但是他的人生又是这样丰盈,生死之间悲喜交织,他怎么活得这么豁达呢?

住院数日,我对这群病友们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虽不幸患上癌症,每个人似乎也都有一本血泪史,但是他们面对现实面对恶疾面对痛苦所表现出来的淡定乐观态度、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都让我从内心里佩服,也学习了很多很多。他们走在人群中是普通人,与众人并无区别,但他们是在与死神赛跑的人,他们又是非凡一群。生命的宝贵生存的欲望让这群人承受着不可承受的忍受着不可忍受的,或痛苦或苦难或煎熬或挣扎,他们不放弃不灰心,隐忍着抗争着努力走下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这里得以重新认识和提升。我受到了教育,认识到肿瘤化疗科的非同寻常,其大门关乎生死厚重有力,其病员异于常人坚强勇敢;病员们平日里互助友爱谈笑风生,治疗中不讳病情彼此鼓励。这个病区看似冷酷实则温暖。身处死的危险和生的希望之间,活也通透死也明白,是个极尽考验人的地方。 有人说:死亡是一个古老的玩笑,但对于每个人却是崭新的。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如何跨过身患重病后的这道坎是需要学习的,因为人的一生中病离死的距离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