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山芋四季香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11-13 09:03:17

□徐霞客

山芋大了,暖和的地衣再也阻挡不了他们露脸的心情。

中秋将至,老人们打去电话,孩子们开始拖家带口回家团聚,小村庄突然闹腾起来。中秋那天,我也带着妻女回趟老家,回城前女儿吵闹着带她寻找好玩的地方,我几番苦思终于想到了儿时的乐园。

来到自家的山芋垄子后,父亲便寻找开裂的山芋凼,顺着缝隙用铲子轻轻挖上三五下,山芋便害羞地露出笑脸,女儿惊喜万分,争抢着要挖。女儿在父亲的指引下,沿着山芋的边缘缓缓掏土。待掏松泥土后,父亲伸手扳了几下山芋,便从凼里拽出山芋。第二次,女儿独自体验,找缝隙,轻挖土,双手扳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拔出山芋,我们一阵欢呼。

儿时,清明前后,母亲便从地窖里掏出几根老山芋种栽到菜畦里,一场春雨过来,老山芋种开始发芽,慢慢长成山芋藤子,身材苗条修长,绿中带红,娇嫩欲滴。端午时节,梅雨像一根根细丝奔向大地的怀抱,泥土变得湿润松软,父母扛着钉耙、锄头上大山堆山芋垄子。父亲先用钉耙把土垒成堆,母亲则用锄头利索地平整着土地。经过大人们的辛苦劳作,一畦畦山芋垄子宛如一排排站得笔直等待检阅的士兵。平整好土地后,大人们开始打凼,一排排,一列列,大小匀称,深浅一致,像是在绘制一幅山水画。打好凼后,大人们开始撒土粪、下磷肥,静等山芋藤子移驾别居。

端午节刚过,大人们忙乘阴雨天气剪好山芋藤子栽插。一场场雨水注入干涸的山芋垄上,山芋藤子静享雨露和养分,一天一个样,粗壮壮、绿油油。“双抢”过后,小伙伴们总喜欢结伴上山玩耍,每看到茂密的山芋藤子总挪不开腿,想方设法动起歪点子。胆小者负责在路口放风,胆大者纷纷潜伏在垄沟之间,找根树棍顺着垄子上裂开的缝隙使劲掏土,当身着红衣的山芋在闺房里羞赧地微笑时,我们便兴奋地加快了掏土的速度,一边掏土,一边晃动,山芋在我们的软硬兼施下被拽出土外。“有人来了”,当听到哨兵传递的信号后,我们匆忙复原泥土,打扫战场,迅速脱下外套包上山芋若无其事般隐蔽到山坳里分赃。拿到山芋后心急者在衣服上擦拭两下就塞进嘴里,咀嚼几口,鲜甜香脆,解渴饱肚。时常三五个玩伴,挖个土坑,放上把缸,盛满河水,放进山芋,捡来柴火,看到土炕里冒出的缕缕炊烟总兴奋不已。待到山芋飘香时,找树棍夹出煮熟的山芋,再掏出柴火堆里的山芋,开始争先恐后剥皮送入嘴中,香甜味美,顿时狼吞虎咽般解决战斗。

寒露节气前后,父亲总喜欢喊上我,扛上钉耙,挑上簸箕,上山挖山芋。父亲专门耙山芋,我负责敲掉粘在山芋上的泥土块。一趟过后,一根根山芋赤条条地躺在垄子上面,像是缴械投降的战俘。从那时起,村庄到处弥漫着山芋的香味,早上烀山芋,中午炕山芋,晚上蒸山芋,锅洞里煨山芋……上学时,手上拿着、嘴里嚼着、书包里装着,一日三餐没有了山芋,家里的日子便缺少了甜味。

隆冬时节,我们开始把山芋从寒冷的地上搬到温暖的地窖里,再铺上碎草,让山芋躲藏在暖和的被窝里冬眠。年关将至,母亲带着我爬进芋头窖里翻找芋头熬糖稀,过年的米糖随即有了着落。除夕当日,母亲找来几个体态丰满、肤色红润的山芋种,切成山芋片下香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来沥干,便悄然成为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抢手货。

山芋上市后,小城人的餐桌上盛满山芋粉丝、山粉块烧肉、山粉圆子等美味佳肴,客居异乡的游子们回家后总喜欢吃上这些土菜,说是解馋,更多是缓解思家的乡愁。返程时也不嫌重,捎上一袋,带上乡味,带上乡情。

山芋熟了,亲情也熟了。

山芋在乡村,春天播种,夏季栽插,秋日收获,四季食用,默默陪伴乡村人度过一年又一年。自从农田被种粮大户承包后,乡村人已逐步远离了耕田,沦落到只剩下三两亩旱地,是最后的根据地,不能再丢失。乡村人离开了土地,便丢失了相依为命的根据地,也丢了魂。

(作者单位:安徽省青山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