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百姓心中的神医:杨尚文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10-29 15:40:49

法治安徽网讯 按照导航的指引,一路寻寻觅觅,记者终于在马鞍山市花山美居建材城一家广告公司侧面边,看见一个晒得褪色的蓝色小招牌:“寿椿堂中医诊所”。穿过一条窄窄的过道,一处斑驳的水泥墙上挂着一个白底蓝字的小牌子“中医诊所”。然而就是这间几乎淹没在建材城里不起眼的小诊所,却是无数平民百姓眼中的希望和寄托。诊所的主人——年近六十的老中医杨尚文,则是他们心中当之无愧的一代神医!

小巷“神”医 妙手回春

走进诊所,只见墙上挂满了锦旗:”医术精湛、除病安康,医德高尚、仁心仁术,德馨仁厚、妙手回春······ 锦旗下方落款则来自青海、河南、吉林、云南、江苏、安徽等全国各地。

在今年66岁的刘敏看来,能认识杨尚文医生,是她一生的幸运。初见杨医生大约是在12年前。当时的刘敏经受着车祸后遗症带来的骨骼伤痛。四处就医,也不见明显好转,一夜夜疼得无法入睡。后经人介绍,来到杨医生处扎针治疗。起初,刘敏看着十分简陋的诊所,看着面前瘦瘦弱弱的杨尚文,对他的医术将信将疑。两三个月之后,刘敏疼痛得到明显缓解。自此,刘敏就将杨尚文当成了自家的保健医生。包括女儿怀孕保孕,牙疼头痛等等大大小小的问题,她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杨医生。

今年54岁的杨尚文医生,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在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诊断,针灸、拔罐等等之后,数十年间他遍访名医,不断进修钻研、总结积累,最终形成一套独特的中药外用、自创无痛针灸法、拔罐和艾熏治疗守法。在他从医近三十年间,治愈过无数疑难杂症。诊所开业十多年,累计就诊人数达15万人次以上。 “有个姓李的中风病人在人民医院抢救了9天,仍未苏醒。当时医院对家属说,已经没有多少希望,即使抢救回来也可能是植物人。家里人都准备为他办理后事了”。带着最后一丝希望,病人家属找到杨尚文,杨尚文当即对他采取治疗手段,结果三天之后,人醒了过来,一周之后,病人都能下床了。”现在步行四公里,中途都不带休息的。”

对困难户不仅免费治疗 还送生活费

“我们选择到这里治疗,一是因为杨医生医术好,第二他这里费用低。”采访中,记者听到很多病患这样说。刘女士是名冠心病患者,2017年那年病发,被家人送到医院,经检查,血管堵塞95%。当时医院建议她做支架。这名患者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杨尚文,在经过一年的治疗后,她欣喜地发现,血管堵塞从95%降至15%不到。“这一年当中,总共才花了一万多元。

采访中,家住花园新村的王佩瑶告诉记者,10年前,她的丈夫仲小平有次在洗车时突发脑出血,送至医院抢救,医院连下三张病危通知书。这时,她想到了平时社区中关于杨尚文“妙手回春”的“传说”,她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打出差在南京的杨尚文的电话。杨尚文火速赶到病房,对仲小平进行“放血”等中医治疗,当晚又给他第二次“放血”。到晚上9点时,仲小平竟奇迹般苏醒,经医院CT复查,报告显示:脑出血已经停止。在医院住院10天后,仲小平来到杨尚文的中医诊所继进行治疗,身体日渐康复。“他就收了一点中药成本钱,让我感到过意不去。”王佩瑶说,如今他们夫妻俩身体只要有小毛病,就来找杨医生治疗。

在杨医生的诊所治疗,不仅费用低,一些家庭困难的患者,不仅看病不花钱,还有生活补贴。家住花和佳苑鲁秀珍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疼得不能走路,跑了好几家医院,都说没钱治不了,要花好多钱。最后,有人把她介绍到寿椿堂这里,之前碰了无数钉子的鲁秀珍直截了当对杨尚文说“我想治疗,但我家里生活都很困难,实在没有钱了”。让她没想到的是,杨医生一口答应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鲁秀珍不仅能正常走路,还能拎水浇菜了。这期间,杨医生不仅免掉他全部的医药费,还每月贴补他600元生活费,连续贴补了半年多。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杨尚文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很多病人家庭困难,非常不容易,我自己现在衣食无忧,能帮助到这些病人,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是一名医生的职责所在。诊所开业以来,他就给自己立下了“规矩”:敬老院、孤儿院、低保户、特困户和特困家庭凭相关有效证件,就能减收或免收一切治疗费用。他现在的诊所还用的是自家的老房子,几乎没有房租成本 “我可以把这部分节省下来的费用,用于减免困难家庭的诊疗费上。” 杨尚文说。

上午出诊 下午接诊

“杨尚文医生不仅仅是我们百姓信赖的好医生,更是我们全家人的希望和救星。我们除了在他这里看病,家里遇到烦心的事,也喜欢找杨医生唠叨唠叨,杨医生总是开导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的病患在自己手中治愈,看着那些患者将自己当成亲人一样,杨尚文由衷地从心里感到欣慰,同时,更加坚定了他的治病救人的行医之路。

每天下午是杨尚文集中就诊时间,他的小诊所天天可谓人满为患,两间治疗室、将近40个床位已经满员,身穿白大褂、身形瘦弱的的杨尚文在逼仄的过道和床与床的缝隙之间,用娴熟的手法为病人施针。空间里弥漫着艾灸独有的气息。

中医神奇 亟待传承

“眼下,很多人有个头疼脑热的,第一想到的就是去医院吊水打针吃药。其实,普通的感冒咳嗽,尽量不要去吊水。因为吊水的副作用太大。在我这里采用物理治疗,基本上一天结束。”多年的行医经验,让杨尚文深刻地体会到过度医疗带来的副作用:“所以,我一定要将中医弘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医有着神奇的效果。”寿椿堂中医诊所自营业以来,多年来坚持一条规矩:每天下午接诊。“因为我要将上午的时间空出来,留给那些行为不便的病人,上门问诊。”杨尚文告诉记者。

“我希望中医能够发展得更好一些!“。采访末了,谈及今后的想法和心愿,杨尚文告诉记者,其实中医西医,并不是矛盾的关系。在检查、手术、抢救这些方面,西医非常迅速而且非常准确。民间有句顺口溜,中医让人稀里糊涂的活着,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去。相比西医,中医治疗是个整体观念,不是把人看成一个局部,无论哪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通常都是从整体性关联性出发,按病症下药和治疗。“所以,我希望中医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法治安徽网记者 萧然 通讯员 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