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黄山区乌石镇“四个抓好”抓实法治乡村建设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06-03 17:13:45

法治安徽网讯 黄山区乌石镇以法治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四个抓好”为聚力点,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打通法治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真正让基层群众享受普惠法治,努力营造农村浓厚法治氛围,切实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积极打造“和谐大美乌石”。近年来,该镇长芦村杨生等4人被评为“黄山好人”,乌石村章万保等7户家庭荣获区、镇“平安家庭”称号,夏村村等5个先后被命名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抓好组织建设,全力推进法治乡村创建。一是严格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抓好村两委换届,推进民主选举,为法治乡村创建提供了坚强的领导集体。二是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指导各村完善村规民约,为法治乡村创建提供制度保障。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的充分讨论后决定。三是强化民主监督,为法治乡村创建提供群众基础。指导各村充分利用公开栏、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对日常党务、政务及财务信息实行定期公式通报。对重大事项专题公开,并保证信息公开的准确性,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四是举办镇村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学习《宪法》《人民调解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邀请镇政府法律顾问为镇村干部授课,提升镇村干部依法办事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抓好法治宣传,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一是镇政府投资2万余元在集镇中心地带建立了农民文化法治广场、反邪教警示教育广场,结合长芦村、茶儿垄村美丽乡村建设建造普法宣传长廊3座,将沿船杨路、太平湖的3座候车厅打造成“普法亭”,让往返集镇和太平城区办事的群众以及青少年学生,在候车期间可以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二是引导各村充分利用村小喇叭和公开栏,积极宣传发生在村民中的好人好事,大力宣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和谐氛围。三是积极撰写《“小油坊”见证“大联动”——乌石镇综治中心依法化解“乌石油坊”跑路事件》法治乡村建设案例。四是认真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和“江淮普法行”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欢天喜地闹元宵”开展法制灯谜闹元宵活动,结合“美丽乡村迎端午 粽叶飘香传温情”开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扫黑除恶宣传活动,结合“乌石印象”赶集节开展法治赶集活动,让群众在欢乐的节气中和热闹的活动中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普法氛围。

抓好公共法律服务,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一是认真实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和形象识别工程,建立镇公共法律服务站,指导各村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二是镇政府、各村委会按要求每年聘请法律顾问,建立8个村法律服务微信群,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三是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积极为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五保户、低保户和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解决涉及欠薪、工伤赔偿及人身损害赔偿问题,及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开展街头集中宣传活动2次,成功为乌石村陈某某与黟县王某某跨界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纠纷、某电力有限公司施工队负责人猝死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抓好“三治”融合,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一是积极实施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镇村共建立了137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队伍,充分发挥其骨干和带头人作用,以点带面,引导群众“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爱法”。二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强化“诉调对接”、“警调对接”,指导专职调解员李思民创立“思民”个人调解工作室,在原有三防协会基础上建立群防协会,创新群防协会品牌,按照“六联六防”机制做好联防联调文章,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解思路,在“偏远农村”自愈功能区,力求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三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推进“肩并肩”,严格落实“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进一步挖掘“一网清”系统功能,积极实施云视频工程,做强雪亮工程,新增近百个视频监控点,提高打击违法犯罪力度,为群众提供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俞塘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