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2019年,黄山城投集团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创新载体、入户走访等“八推进”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以买代帮,重点推进消费扶贫。运用市场机制,动员集团公司和下属子公司员工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过程中,采取“以买代帮”自发购买帮扶村的农副产品。全年共帮扶贫困户销售冬笋、山芋、山芋干、高山茶、土鸡等农副产品达7000余元,将消费潜力变成脱贫动力。
厘清思路,持续推进产业扶贫。以持续发展为重点,通过市场调研、联席会议论证等举措,帮助联系帮扶的结竹营村厘清村级经济发展瓶颈,找准符合村情实际的到村产业项目。2019年,通过帮助结竹营村实施早茶种植20余亩、肉猪养殖20余头,当年实现带动贫困户增收近10万余元。同时,积极加强与联系帮扶贫困户对接,推进到户产业实施,并帮助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切实让每户贫困家庭充分享受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
搭建平台,着力推进电商扶贫。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体系和现代网络优势,打通供应链条,协助帮扶村通过互联网架起从田间到餐桌的桥梁,实现帮扶村特色农副产品线上接单,线下原产地当天发货。2019年以来,以结竹营村的“白际三宝”、桃源村的莲子、昌中村的食用菌等为重点,共帮助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约6万余元。
创新载体,扎实推进文化扶贫。围绕“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通过一封信、明白卡(墙)、口袋书以及集团“巾帼传习队”面对面宣传等形式,把各项扶贫政策送到贫困户家中、送到田间地头,引导贫困户弘扬“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光荣精神;开展“送书下乡”活动,通过养殖种植、旅游、产业发展等相关书籍为贫困户“充电”。全年共开展“巾帼传习走基层”活动6次,为贫困户送去各类书籍50余册,进一步提高贫困户各项技能。
法治进村,积极推进法治扶贫。针对农村存在黄赌毒、不承担法定赡养义务等违法行为,组织集团公司律师赴帮扶村为党员干部、村民讲授一堂“法治知识讲座”,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解析,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
入户走访,有效推进生活扶贫。结合每月“扶贫工作日”开展走访,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近期生产生活以及有关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结合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共同探讨创收致富途径,并在生活上、物质上予以关心和帮助。全年共组织走访36户次,赠送大米、菜油、牛奶等生活用品5000余元。同时,动员组织各下属公司志愿服务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捐资捐物,每到一户,志愿者都积极帮助帮扶对象打扫庭院、清理房屋,给他们创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主动认领,大力推进项目扶贫。突出以政策指导为切入点,特色帮扶为亮点,资金支持为支点,针对集团公司认领帮扶的路灯亮化项目进行实地查勘,并由市政园林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与扶贫工作队及村干部进行沟通交流,为帮扶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大力支持帮扶村开展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脱贫环境,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全年共支持项目建设资金达20万元。
选派干部,深入推进人才扶贫。选派责任心强的干部到贫困村挂职,集中精力投身精准扶贫,做扶贫政策的实施者和推动者、贫困户的知心人和明白人。该同志在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 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扎实推进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精心组织到村到户产业、倾听和帮助解决困难家庭实际问题等,切实把“扶力量、扶思路、扶政策、扶项目、扶动力、扶稳定脱贫能力”的职责任务落实到位。2019年,该同志所在的昌中村,集体经济同比增长6%、省级“美丽乡村”全面建成、新建村道2条和停车场1个。同时,该同志帮助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20余件次。
(通讯员 汪蓉 王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