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热血青春书写强军华章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9-04-26 09:35:44

花样年华,争做忠诚卫士;不负青春,勇担强军重任。4月23日,“法苑书香”军营悦读暨“学强军思想 做合格军人”主题演讲比赛在武警安徽省总队招待所圆满落幕。来自武警安徽省总队各支队、训练基地和总队医院的20名选手壮怀激烈的演讲久久定格在赛场,传唱于网友的热议间。安徽法制报社新媒体也首次全程直播了赛况。

不忘初心:强军路上践行誓言

在选手的演讲中,“点击率”最高的,当属“初心”二字。总队医院门诊部主管护师吕媛深深记得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她以凌晨时刻为脉络,将武警医院攻克医学核心技术,锻造作风扎实、技术过硬的红十字铁军的坚守生动呈现,让我们看到身处新时代的医院官兵,初心未改、矢志不渝,用心守护江淮卫士健康的感人画面。

▲​获奖选手颁奖领导嘉宾合影

蚌埠支队执勤大队执勤中队排长陈力的提问更是直击人心,“军人的初心是什么?”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先辈牺牲到和平建设时期的英雄献身,他给我们展现了军人朴实的初心。他说武警官兵的初心就是“在位一分钟,警惕60秒”,确保执勤目标绝对安全。马鞍山支队机动中队战士毛开铭谈及《习近平论强军兴军》这本书,更是直言唤起了他的初心。书中“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的军事辩证观,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军队强大,国家才能安宁。

▲评委们认真聆听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的过程中,武警官兵们结合实践,读出新感受。淮南支队机动中队特战排战士骆江锋说,在研读了《习主席论强军兴军》里关于英雄的讲话,深深的感受到,英雄是民族的脊梁,红色是共产党人最鲜亮的底色。在选手们的演讲中,远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的先烈们,黄继光、董存瑞、大别山里走出来的将军们、抗美援朝志愿军……近到和平年代忘我奉献,坚守使命的英雄们,雷锋、王伟、木里火灾牺牲的消防官兵……选手们的娓娓道来,声情并茂,使得每一个英雄形象打动着在场的所有听众,动情处,更有听众随之潸然泪下。

平凡岗位:激情书写奋进人生

参赛的选手中不乏新兵。2018年9月入伍的合肥支队机动大队机动二中队战士李海鑫就是入伍才7个月的新兵。他说起了每个新兵都曾有过的梦想和迷茫。带着驰骋沙场的豪情,高校毕业投笔从戎,李海鑫成为了一名光荣列兵,现实的岗位没有飞行员的睥睨蓝天、没有海航员的劈波斩浪、更没有特战队员的处突反恐,三尺哨台、警棍盾牌还有每天叠上几遍的豆腐块儿一度让他失落。在读了《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一书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让他如梦初醒,“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李海鑫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平凡岗位的坚守,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学习,在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

▲主持人、统分计分员准备就绪

亳州支队利辛中队战士任海的“喝水哥”来历让大家记忆深刻。怀揣报国梦想的任海进入军营后成了一名卫生员。“战友们小病可以不找我,大病找我也没用,上面有军医和班长顶着,什么也不用我操心”,就这样,任海有了“喝水哥”的外号,因为无论感冒、发烧、拉肚子,他在发完药品之余总会附带上一句:多喝水!但是一次意外的经历让任海重新认识到卫生员岗位虽小,但责任重大,不仅守护着战友们的身心健康,还肩负着保障部队能打胜仗的重任。于是他开始钻研卫生知识,一丝不苟面对工作,当兵五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士兵。他相信坚守平凡岗位,一定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礼兵严阵以待

已经入伍2年的淮北支队淮北中队战士王庆旭也是投笔从戎。说起当初的决定,他壮志满怀, 在这里成长,是幸运的,奉献的虽然是青春,是自由,但得到的是崇高,是灵魂的升华。他时常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鞭策自己,“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选手们用高亢的声调、饱满的情绪,述说着热血青春,逐梦强军。机动支队特战队大队特战一中队指导员曹世晓的《不负迷彩青春 站好强军C位》一出场,就引来现场阵阵掌声。他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里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可以干得好,那就成就一番大事业,如果干不好,就在下面做些实事,也没有什么。”他说,基层不是读书精进、仰望天空的禁区,基层有很多问题需要有本事的人去解决。基层也不是年轻干部梦想和作为的囹圄,更像是一次贴近底层、贴近部队的再教育,教育大家不忘来时路,心火守如初。

▲武警安徽省总队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安润斌致辞

六安支队机动中队战士胡胜的《“老”兵》伴随着浑厚紧张背景乐,引人入胜。作为一名普通的特战队员,他在“魔鬼周”集训中,通过《红色六安》这本书自我激励,咬牙坚持,挺过极限,男儿的血性,军人的气魄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听众。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洪波致辞

铜陵支队执勤中队指导员杨路璐用哽咽的声音讲述着木里火灾中牺牲的消防官兵的最美背影, 回忆着身边老兵退伍离队时渐行渐远的背影。他给大家推荐了《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这本书,引用了书中这样一段话,“一个曾经苦难的民族因为有了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一个曾经落魄的国家因为有了不绝的脊梁才可以重铸辉煌。”他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庆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将踏着英雄的足迹,追寻英雄的背影,在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梦的引领下,自信满满地走在强军路上。

全媒呈现: 数万网友刷屏加油

当天的赛场,选手们激情昂扬,走着飒爽军姿进入讲台,标准的站姿,声情并茂的演讲让现场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观众们不断被选手们的表现打动、感染,随之鼓掌、欢呼。

▲台下的选手紧张等待

本报通过网络进行全媒体直播,持续3个多小时的直播中,网友点击率过万 ,后台留言点赞上千条。有的网友在听了选手演讲后,直言已经声泪俱下,表示深受触动,为共和国的卫士打call;有网友留言,通过选手们铿锵有力的表达,充分感受到武警官兵的男儿血性,阳刚之气,感情深入骨髓;选手们的流畅抒情,稳健台风,也让网友纷纷刷屏加油……

芜湖支队芜湖船艇大队枪帆班班长张发龙在演讲中说,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风采,更有一代军人的担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绿色军营也贴上了法治军营、书香军营的标签。习近平总书记的强军思想在一卷卷书香中,不断激励着追梦的战士们。

▲为台上的战友加油

总队参谋部警卫勤务大队警勤中队战士穆一铭讲述了从父辈传承来的军人梦想,阜阳支队界首中队战士王刘阳回忆自己受父亲耳濡目染,追梦军营的历程,都引发网友的热议,表示梦想与荣耀需要传承。

▲评委亮分

总队训练基地参谋徐功搏在娓娓道来中为我们描绘出雷锋精神的传承,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更深的铭记才能更好的传承。

▲生动故事感染台下的战友

黄山支队勤务保障大队副大队长凌林在阅读《习近平讲故事》一书时,从字里行间充分感受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与担当。他说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要大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把“小我”融入“大我”,努力追求“无我”,用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彰显军人的大爱情怀。

▲精彩的演讲赢得战友们的热烈掌声

宣城支队广德中队排长冷楠鑫在演讲中表示,在新时代强军思想这座耀眼的灯塔的指引下,每个人都应坚守岗位,争做新时代的忠诚卫士,在新的征途上,同舟共济,奏出新时代最强音!

蒋含平:安徽大学教授、博导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里,举办这场活动很有意义,演讲赛组织到位,参赛选手们现场表现抢眼,演讲内容生动鲜活,整体质量很高。既符合时代主题,又体现军人特色。充分展示了武警安徽总队广大官兵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气质。

李丽:安徽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主持人,主任播音员

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演讲。演讲的官兵们有在军营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兵,有的是入伍两年的新兵,还有是一身迷彩骁勇善战的特战队员,更多的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官兵。

从技术层面看,选手们在演讲台前表现上乘,状态自然、语调铿锵、张弛有度,有些选手的表现已臻专业成熟。他们深情讲述自己在从军路上的一点一滴,将“学强军思想,做合格军人”为融入骨血的使命与担当。部队的大熔炉将他们百炼成钢,孔武有力的铮铮誓言落地有声,久久回响。正如习主席对青年人的寄语:“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演讲台上,官兵们年轻的面庞,坚定的眼神,是对这句话最生动的注解。

张玲:安徽省演讲学会理事,主任播音员安徽电台农村广播主持人

和其它演讲比赛不同的是,这次的参赛选手都是来自省武警总队的官兵,很有意义。当看到选手们穿着整齐的军装、迈着军人规范的步履走向演讲台的那一刻,我们的内心也是肃然起敬。

20位选手或铿锵有力、或深情舒缓、或娓娓道来,紧扣“学强军思想,做合格军人”主题,结合自己对强国梦、强军梦的深刻理解及感悟,通过讲述亲身经历、英雄故事以及身边人、身边事,从不同角度以鲜活的内容、感人的事例,展现了广大官兵在坚定理想信念、牢铸忠诚警魂、服务中心工作及履行使命的生动形象,抒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爱国报国情怀。他们中有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有的在危机时刻奋勇向前;还有怀着一腔热血,刚刚毕业就投身国防事业的大学生。年轻有为,意气风发,通过演讲阐述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更展示了强军强国,争做合格军人的伟大理想。尽管有的选手因为紧张没有充分发挥出水平,有的选手语言表达尚有欠缺,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们的敬意。也希望组织单位以后能多举办这样有意义的演讲比赛,让更多的官兵参与,把满腔的报国爱国热情,融入到强国强军的具体行动中。

荣誉榜:

一等奖

《点亮战斗力的护航灯》

吕媛 总队医院门诊部主管护师

二等奖

《不负迷彩青春,站好强军C位》

曹世晓 机动支队特战队大队特战一中队指导员

《平凡而伟大》

李海鑫 合肥支队机动大队机动二中队战士

三等奖

《最美的背影》

杨路璐 铜陵支队执勤中队指导员

《一种精神,一座丰碑》

徐功搏 总队训练基地参谋

《“老”兵》

胡胜 六安支队机动中队战士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唐欢 图片摄影 黄河 刘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