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讯 2018年11月2日,亳州中院受邀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完善先行调解机制改革座谈会,该院李玉科院长在会上作了《创新考核保障机制,推动先行调解机制落地见效》工作经验交流,受到最高法院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亳州模式”品牌进一步擦亮。
据悉,目前亳州市重新聘请了130名热心调解工作、社会经验丰富、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较强的金牌调解员,他们帮助双方当事人化解纠纷,让矛盾处理从“案结事了”走向“案结事好”。
2018年,亳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将调解经费纳入财政专项预算。亳州两级财政共为法院拨付调解经费3182000元,已发放调解补助2371770元。并制定出台了考评办法、实施细则,还举办了全市法院特邀调解员培训班。
与此同时, 亳州市中院自主研发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网络平台,打通互联网与法院专网的衔接,实现与省高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依据“互联网+”的要求,推动建立在线调解、在线立案、在线司法确认、在线审判、电子督促程序、电子送达等为一体的信息平台,实现纠纷解决的案件预判、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数据分析等功能,着力打造“智慧法院”,用科技手段助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省高院、省司法厅确定亳州为律师调解试点单位后,亳州中院与市司法局于2018年3月联合出台《亳州市律师调解工作试点实施方案》,并将律师调解工作试点任务进行分解,完善了调解协议与支付令和司法确认程序的对接机制,律师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8年,亳州两级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立案32461件,委派调解案件13958件,委派调解率42.99%;结案9364件,调解成功4903件,调解成功率52.36%;司法确认1573件,司法确认率32.08%。 该院委派调解案件数量位于全省法院第一方阵,许多矛盾纠纷被分流在诉讼之外、解决在诉前,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快速解决矛盾纠纷的需求,大大缓解了审判工作压力。
(汪亮超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