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我的从警之路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9-02-11 15:38:31

写下这个标题时,我有些惶恐,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算不上一名真正的“警”,虽曾试图通过公务员招考来圆自己的警察梦,但只是鲤鱼打挺,终未跃过龙门。但转念一想,现在不都说辅警也是警吗,所以我又释然了,就和大家说一说我从警路上的酸甜苦辣吧。

(一)

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2001年6月18日,从警的第一天,我被安排在龙腾服务大楼边的客运站停车场(乌石路口正对面, 现已拆除)门口,负责站口秩序维护。一个人守着这个站口就是一天,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但我不敢松懈,就那样笔直地硬梆梆地站着。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虽然很累,但很开心,因为身上穿的那套黄色警服,头上戴的那顶庄严警帽,让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就这样,日复一日,我老实地站着,接受着领导的督查、群众的检阅。后来,我又先后被安排在老车站、土产公司、太阳城等路口执勤,不管在哪个路口,我始终严格按照“上班提前五分钟、下班推迟五分钟”的要求,中规中矩,尽职尽责。由于那时的上班都是自行到工作岗位,下班后自行回家,基本上不到队部,所以当时的我,对大队、中队这个集体没有什么明显的归属感,只是按部就班地重复着单一而枯燥的工作,到月领取500元左右的工资。2002年,禁止农用中巴车进城载客,我被安排到时称“北大荒”的北三角岛,负责吕亭、卅铺、大关片区的农用中巴车的停车管理。那时的三角岛称为“北大荒”一点也不夸张,除了一大片荒地外,什么都没有,我整天面对的都是那些固定的农巴车的驾驶员和售票员,枯燥且乏味。不过,那时的我,已拥有了一辆座驾,就是一辆老式的太子150摩托车。工作间隙,我就骑着那辆摩托车在停车场周边巡逻。在纠正查处违章时,被驾驶人用车头顶过,被乘客摔过,也被我所帮助的人谢过。

(二)

2003年7月,我被交流到三中队工作,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对我的影响却是很大的。

那时在三中队工作有两怕,一怕春运,二怕大雪。2004年的春运,是我到三中队的第一个春运。那时的三中队门前没有现在这样宽敞明亮、端庄大气的交警岗亭,但依托三中队设立的卅铺春运服务站为省级春运服务站,每天要实行24小时勤务。春运一到,每天早上,我们便将会议室里的长形条桌在中队门前的206国道路边摆成一排,条桌前面悬挂上大红的春运宣传横幅,条桌上摆放着饮水机、药箱、宣传资料等物品,每天检查登记的客运车辆、面包车等车辆达300台次以上。而一到晚上,在中队门前停放一辆警车,每晚安排一人坐在警车里,方便接受群众及驾驶人的求助。再就是下大雪时,一听说有大雪的天气预报,我们的精神就高度紧张,当时的联勤联动机制以及装备设备物资等应急准备都比不上现在,在遇到大雪天气时,我们通常都要在206国道小关岭段鏊战几个通宵。

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颁布,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法规,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部门规章上升到法的高度,并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同时也对我们执勤执法和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时,为加强案卷管理,提高办案质量,我有幸慢慢地接触中队的内勤工作,协助违法处理和各类案卷、台帐的整理。关键是能经常接触中队的电脑,能通过公安局域网了解许多工作动态和各类新闻、信息。而且,中队学习氛围很好,一到中午或晚上空余时间,我和其他几个辅警便上机练习五笔打字,并试着撰写各类动态信息,积极宣传中队在执勤执法、疏堵保畅、防范事故、为民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三)

2004年的中秋节前两天,我父亲病逝,时任三中队中队长叶翔同志特地前往我农村的老家吊唁,对我的家庭情况有了深入了解,此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对我很是关照,鼓励我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实现心中的警察梦想。自2005年开始,连续四年,我先后报考了安庆市公安局特警、岳西县公安局民警、怀宁县以及桐城市的乡镇公务员等职位,但终因能力有限,屡次失败。第一年,我笔试入围,通过体能测试,但去面试时,看到人头攒动的竞争者,我临阵退缩了。第二年的那次考试,是我最接近梦想的一次,我通过了笔试、体能测试,并在面试中获得较好分数,但最终由于分组原因,另一组入围者中有多人因体检被刷,总成绩比我低的都考上了,而我却只能望洋兴叹,感叹命运的无常。第三年和第四年,我连笔试都未能入围,此后,因为年龄要求,报名的资格都没有了,梦想终究成为泡影。

2005年10月,因在三中队积累的信息写作方面的基础和经验,我被抽调到大队办公室,专门和文字打交道。在时任大队办公室副主任张宏阳的言传身教下,我很快熟悉并适应了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并且一干就是14年,工作得到历任大队领导的肯定。

(四)

自2001年从警至今,已有18个年头。18年间,我们的辅警从当初的几十人到现在的二百余人,队伍是越来越壮大;从当初以高中、中专学历为主到现在的以大专、本科学历为主,素质是越来越高;从交通协管员到协警,再到现在的辅警,称谓是越来越规范;从当初的几百元工资到购买五险,再到根据警龄、工龄以及岗位分类大幅度增资,我们的待遇是越来越高;从以前无休止的加班到现在享受年休假、慰问、体检等待遇,并参加月度、季度、年度优秀辅警评选活动,我们的荣誉感、归属感是越来越强。

18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刚进入警营时,我不曾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坚持如此之久,这其中有过太多的心酸、太多的无奈,但归根结底让我坚持至今的是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是对桐城公安这个大集体的依赖、归属和满足。我很庆幸当初的选择,借此机会,真诚地向所有关心、帮助、爱护过我的各级领导和同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同时,也想给正在从事辅警职业的兄弟姐妹们鼓个劲,我们要相信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在辅警这个岗位上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抱负。科技室的朱训盘同志,从警以来立足交通管理工作实战需求,先后研发出《暂扣车辆管理系统》、《综合办公应用平台》、《交警短信管理平台》、《重点车辆驾驶人监管系统》、《执法证据管理系统》等软件,荣获多项荣誉,为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五中队辅警刘雨和胡斌同志,立足城区路面,十几年如一日,致力于城区的疏堵保畅,得到领导和同志们一致高度评价。刘雨同志曾荣获省厅交警总队“全省十佳优秀辅警”以及安庆交警支队“2018年全市公安交管系统全国两会安保先进个人”称号,胡斌同志曾荣获安庆市公安局“安庆市公安机关最美警察”称号,并在党的十九大安保中被授予“个人三等奖”。宣教室的姚笃留同志,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便从一个门外汉成为宣传能手,连续几年荣获“全市优秀通讯员”称号……

最后,也想借此机会,为我们广大辅警同仁呼吁一下,请社会各界正视辅警这个职业,肯定辅警这份工作,理解辅警这份辛劳,你们的肯定和激励,将是我们发奋工作的不竭源泉和强劲动力!

(桐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袁丙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