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小朋友,细听言,老师话,记心间,塘水深,最危险,防溺水,保安全。 ”8月30日,含山县仙踪镇大欧村一户普通的农家内, 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给村里的留守 儿童一遍遍地教唱防溺水、和爱国等儿歌。
这位老人名叫欧澄裁,是含山县姚庙中心学校退休教师,今年已经87岁了。在当地,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乡村儿歌王”。从18岁开始写儿歌,算算在将近70年的时间里,他一共创作了5000多首儿歌作品,公开发 表的有1000多首,其中多篇作品被编入安徽、山东、甘肃等地区的小学语文课本和幼儿学前教材,发表在《中 国儿童》、《中国儿童画报》、《小朋友》、《娃娃画报》、《看图说话》、《语文报》等全国100多家报刊, 还有很多在全国、省、市获奖。为孩子们写儿歌,这一念头产生在欧澄裁18岁那年。当时,中学毕业的他在当地石婆小学(姚庙中心小学 前身)当老师。当时学校订有《小朋友》、《儿童时代》等杂志和读物,上面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 也很喜欢,于是他就想,“我也是老师,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写点东西给孩子们看呢?”于是,欧澄裁开始尝试 为孩子们写儿歌。1951年11月,欧老儿歌处女作《小扁担》在《中国少年儿童》上发表, 看到自己的儿歌变成 铅字,他别提有多兴奋了。1956年,欧老又应邀参加了安徽省第一次青年文学创作大会和省少年文学工作者优 秀辅导员座谈会。从此,在儿歌创作上,欧澄裁一发不可收。
几十年来,欧澄裁扎根乡村,身边的一草一木,孩子们的纯真无邪等等,都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 他的创作内容涉及生活、德育、亲情、益智、动物、植物、谜语、四季等许多方面,很多作品被《中国幼儿文 学集成》(儿歌卷)、《中国儿歌作家优秀作品选》、《中国当代儿歌精品》、《中国儿歌》(当代卷)、《 中国新童谣》等200多种不同版本的儿歌选集收录。安徽省作协、安徽省文学院授予欧澄裁为“安徽省首届老作 家文学贡献奖”。
全国著名诗人、儿歌文学家圣野这样评价欧澄裁:“欧澄裁的创作十分辛勤,来什么,就写什么,颇能够与 时俱进,但不管写啥,不管是写抗震救灾,两个奥运或神七上天,他都能用娃娃自己的语言,孩子自己的视角 ,把儿歌写得尽态极妍,惟妙惟肖。”他形象地把欧澄裁的儿歌集《甜甜的新儿歌》比作是“一条色香味俱全 的无奇不有的传送带”,“传遍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和谐亲切的诗情和温温暖暖的亲情。”
(萧然 欧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