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关心我们,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来了,不然我们一年的辛苦钱到哪去要啊! ”37名职工近70万元的工资在合肥市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虽然姗姗来迟,但总算如数得以发放。
你维权我买单。 2016年是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工程的开局之年,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了将这项“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以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律师团队打造、便民举措落实、质量管理提升、工作经费保障为重点,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高法律援助效能和质量,实现了“应援尽援、应援速援、应援优援”的目标,为百姓带来“触手可及的正义”,并捧回“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金字招牌,是合肥市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进工地
足不出户,市民用手机扫一扫“包河普法”,即可成为“法律明白人”;同频共振,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紧密协作,共同打造“法律服务好帮手”。
近年来,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狠抓法律援助服务触角延伸,着力在全区构建法律援助“一刻钟服务圈”。横向上,加强与区法院、检察院、信访局、公安分局、人社局、民政局、残联、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等部门沟通协作,联合设立9个驻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纵向上,依托司法所(办)、区属律所、法律服务所和社区(村),设立4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和89个法律援助联系点。
同时,结合开展“律师进社区”工作,在全区建立76个社区(巡访)律师工作室,与街镇工作站、居村联系点“合二为一”,推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以法律服务、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化解矛盾为重点,组织社区律师固点定时零距离服务群众,区中心、街镇(部门)工作站、社区(村)联系点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全面建成,有效解决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2017年,借力“互联网+”的东风,“包河普法”微信公众号上线运行,有法律困惑的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底部菜单“找服务”选择心仪的律师,多名律师实时在线答疑,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就推荐到窗口办理相关手续,成为百姓“掌上的法律顾问”。
社区里的“法律援助工作室”
精英团队人性化服务提升百姓“幸福感”
“你好,我想咨询一件事。”“您请说,具体是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哎……”近日,面对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当事人,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将他从繁忙的接待大厅请到专设的“私密接待室”,开展“一对一”咨询,当事人这才打开了话匣。“私密接待室”的设立,既保护了当事人的隐私,又满足了受援人的法律服务需求,彰显了法律援助的人性化服务。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是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大情怀,这情怀背后是对百姓福祉的深深挂念。
为了给当事人如沐春风般的服务,近年来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组建了“阳光志愿法律服务队”,在册在库志愿律师104名,基本形成以法律援助机构专职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骨干的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精英团队,并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站立服务、高效服务和廉洁服务,着力提高志愿律师接待来访群众技巧和办案能力水平。
在严格执行《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11类事项范围基础上,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还按照本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倍放宽经济困难标准,最大限度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动态建立法律援助困难群体数据库6432人,库内困难群体和工伤、农民工讨薪案件申请法律援助实行“绿色通道”,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做到即时受理、即时审批、即时指派。
自2012年迁入新址以来,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办结法律援助案件5001件,接受法律咨询解答17641人次。
沉甸甸的“国字号”荣誉
主动出击扩大知晓度营造群众“归属感”
“听说法律援助管用,没想到还真是管用。法律援助就是我的亲人呀!”程某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在包河区某项目工地上任电工一职,在一次“法律援助进工地”活动中,他了解到法律援助的受理事项和援助范围。后来因为遭遇工伤,无依无靠的他万般无奈下找到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和法援律师的热情态度和专业能力让他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案件结果也十分满意。
从坐等案件上门,到主动出击服务,近年来,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不断提升提高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率,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每年3月底都在全区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主题宣传月活动,编印《包河区法律援助指南》、《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连心卡》和法律援助宣传袋等相关宣传材料,组织街镇、居村、律师事务所广泛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活动。通过制作悬挂横幅标语、更换法治宣传栏(橱窗)内容、举办专题法治讲座、举办街头集中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和法援伞、袋等形式,深入宣传法律援助的受理条件和范围、申请方式及联系办法,切实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相关措施宣传到位。同时,规范街镇(大社区)工作站、居村联系点标识标牌,公示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方便群众办事。
多年来,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实现了案件无积压、服务零投诉,受援人满意率100%的工作目标,累计收到受援人赠送感谢锦旗数十面,“有困难、找法援”在包河区形成常态,最大限度地彰显了法律援助职能作用,为共享共建和谐社会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来自受援人的感谢
没有豪迈的言辞,有的只是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包河区法律援助中心从群众最需要的事做起,用实事连民心,以服务暖民心,让浓浓真情流入群众的心田。今后的工作将在创新中发展,在改革中奋进,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不断将公平正义的法治阳光普撒在包河大地上。